東莞
東莞簡介
人口:644.57萬人 區號:0769 郵編:523000
地理位置: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北接廣州,南連深圳,毗鄰香港。
行政區域:轄4個區(莞城、南城、萬江、東城)、28個鎮(石碣、石龍、茶山、石排、企石、橫瀝、橋頭、謝崗、東坑、常平、寮步、大朗、黃江、清溪、塘廈、鳳崗、長安、虎門、厚街、沙田、道窖、洪梅、麻涌、中堂、高步、樟木頭、大嶺山、望牛墩)。
東莞介紹
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叁角洲東北部,北距廣州50公里,南離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門48海里,是廣州與香港之間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東莞撤縣設市;1988年1月,東莞升格為不設縣的地級市,現轄32個鎮區,678個村(居)委會。全市陸地面積2465平方公里,本地戶籍人口152.6萬,外來暫住人口近500萬。祖籍東莞的港澳同胞70多萬,海外僑胞20多萬,使東莞成為著名的僑鄉。這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年平均氣溫23.6℃,年均降水量1844.5毫米;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大部分為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線115.94公里(含內航道);是我國傳統的農業高產區,盛產水稻、香蕉、荔枝和咸淡水產。東莞歷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東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紀的夏代,東莞屬南交址。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粵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東莞屬南??しh地。東漢順帝時,分番禺立增城,東莞屬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東官郡。進入晉代,廢東官郡,東莞分屬番禺、增城。東莞屬珠江、東江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豐富的土地、森林資源。東莞瀕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這里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3.3攝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勢自東往西傾斜,大部分為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線115.98公里(含內航道);既宜于發展糧食生產,又有利于發展經濟作物。東莞是我國傳統的農業高產區盛產水稻及香蕉、荔枝、龍眼、菠蘿、橙、柑、桔等嶺南佳果,水產資源也十分豐富。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二十年來,東莞的經濟以平均每年20%的增長率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約488.00億元,出口總值達171.5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不含對外借款)16.47億美元。近年來,東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化,2000年叁次產業結構比例為6.37:55.36:38.27。投資結構進一步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建設與高科技項目建設,以電腦資訊產品為主的高新科技產業已成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二十年來,東莞確立了基礎設施先行的發展戰略。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鐵路、內河、海上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交通網絡和現代通信、電力網絡。至2000年底,全市公路密度達102.17公里/百平方公里,電話普及率達108部/百人。在物質文明建設迅速發展的同時,東莞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市已普及高中教育體系,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文化設施日臻完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日益健全,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良風美俗進一步弘揚。地處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市區距廣州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均不到一小時車程,距離香港不足100公里,水路、鐵路、公路,路路暢通?;㈤T港是國家一類口岸,對外國籍船舶開放,每天都有客貨輪直達香港。位于常平鎮的東莞火車站是南方鐵路樞紐,廣九鐵路、廣深準高速鐵路、廣梅汕鐵路與大京九鐵路在這里交匯。東莞市公路更是四通八達。東莞選擇白玉蘭為東莞市市花,象征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