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
運城簡介
人口:425萬。 區號:0359 郵編:044000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南與河南相鄰,西與陜西接壤。
行政區域:下轄運城市、永濟市、河津市、聞喜縣、新絳縣、芮城縣、臨猗縣、萬榮縣、稷山縣、夏縣、絳縣、平陸縣、垣曲縣。
運城介紹
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干流以東,與河南,陜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早在180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生息繁衍。歷史上,這里曾是舜、禹建都的地方,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即今永濟市,后稷教民稼穡于稷山,嫘祖教民養蠶于夏縣,可謂文化源遠流長,且光輝燦爛。運城地區現轄運城市、永濟市、河津市及聞喜、繹縣、垣曲、夏縣、平陸、新絳、稷山、萬榮、臨猗、芮城等縣。總面積13968平方公里,總人口425萬。中共運城地委、行署設在運城市。就中國成立以后,運城地區的社會經濟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已形成以紡織,造紙,化工,食品,冶金,建材,機械為支柱產業的門類較齊全的國經濟體系,成為我省重要的樸棉生產基地。運城境內水資源比較年富.黃河、汾河、涑水河流經境內,境內總流長6對公里、境內平川占到總面積的58.3%。該區地理座標介于北緯34°35′─35°41′,東經110°15′─112°04′之間,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基本特征是,氣候溫和,冬寒夏暖,熱量資源充足,夏秋雨水豐沛,光能,風能較豐富。是山西省積溫較高的地區。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跡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巖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云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云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游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后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運城地區是風味特產眾多的地方,聞喜煮餅、稷山板棗、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張白水蜜杏,還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無堿饃,關公酒等。蒲劇、眉戶、絳州鼓樂、浮山木偶戲、皮影戲等地方戲劇聞名省內外。運城地區交通發達.鐵路公路縱雄交錯,南通西安.三門峽,北接太原,有火車直通北京。境內太原至風陵渡、運城至茅津渡、運城至三門峽、西安有高等級公路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