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煥長老,俗姓張,名志山,祖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李集西張灣村。是南禪臨濟法派第四十四代傳人。曾任廣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南雄蓮開凈寺、韶關丹霞山別傳寺、南雄大雄禪寺、武漢新洲報恩寺、浠水縣斗方寺、湖北黃梅縣四祖寺等方丈主持。為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曾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二屆委員和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本煥長老于2012年4月2日零點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寂,世壽106歲。
本煥長老
本煥長老 - 簡介本煥長老,出生于清光緒 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俗姓張,學名志山,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等職。2012年4月2日,圓寂于深圳市弘法寺 。
本煥長老 - 生平
1907年,本煥長老出生于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7歲時,本煥長老被送入私塾讀書,在私塾學習了6年之后,他在雜貨店當學徒。
1930年,本煥長老在新洲報恩寺出家,然后到武昌寶通寺受戒,隨后到揚州高旻寺拜師于漢傳佛教高僧來果長老,學法七年,深研禪宗。
30歲時,本煥長老從河北正定臨濟寺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歷經三個月的風雨,路程300多里,終于來到了五臺山。本煥長老隨后用三個月的時間,朝拜了五臺山上的五個臺頂。最后,本煥長老駐錫于五臺山廣濟茅篷(即今碧山寺)。本煥長老在碧山寺修行期間,用自己的血液書寫了《普賢行愿品》等19部佛經,共計20余萬字。
1939年,本煥長老出任碧山寺第三代方丈。
1947年,本煥長老游歷天下禪院,朝拜了北京彌勒院、天津居士林、上海普濟寺。
1949年,本煥長老繼承漢傳佛教高僧虛云長老法脈,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隨后,本煥長老出任南華寺方丈。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反右傾”運動,隨后“文革”,本煥長老被蒙冤入獄,一直在獄中被關押長達22年之久,著名文化學者趙樸初曾多次奔走營救本煥長老。
1980年,鄧小平主持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了本煥長老的名譽和人身自由,并且為其徹底平反。
1980年,本煥長老出任丹霞山別傳寺方丈。
1987年,本煥長老出任廣州光孝寺方丈。
2012年4月2日,本煥長老在深圳市弘法寺圓寂。
本煥長老 - 曾任職務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
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廣東省佛教協會名譽副會長
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
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廣東省政協委員
本煥長老 - 貢獻
本煥長老一生奉行人間佛教,對社會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捐獻了希望學校9所、平民醫院2家。
本煥長老 - 評價
深圳市弘法寺的官方網訃告評價他說:“長老一生匡扶道風不遺余力,愛國愛教無怨無悔,弘法利生永不疲倦,救度含靈無量無邊。修行80余載,布道20余國,皈依弟子200余萬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廣衍南宗,花開天下,甘露法雨遍灑環球,輝煌德業普澤四海,實乃當之無愧之佛門泰斗,名副其實之人間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