芐氯菊脂
物理性質
性狀:純品為固體,原藥為棕黃色黏稠液體或半固體。
密度(g/mL,20℃):1.21 30℃時密度為1.202
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不確定
熔點(oC):34~35
沸點(oC,0.67kpa或5 mmHg):200℃/1.33Pa、220℃/39.99Pa
折射率:1.5690
閃點(oC):>200
比旋光度(oC):不確定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oC)不確定
蒸氣壓(kPa,25oC):4.53×10-5
飽和蒸氣壓(kPa,60oC):不確定
燃燒熱(KJ/mol):不確定
臨界溫度(oC):不確定
臨界壓力(KPa):不確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不確定
爆炸上限(%,V/V):不確定
爆炸下限(%,V/V):不確定
溶解性:不確定
作用與用途
對兔皮膚無刺激作用,對眼睛有輕微刺激作用。大鼠體內蓄積性小,動物試驗未發現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
性質與穩定性
有較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具有擊倒力強、殺蟲速度快的特點。對光較穩定,在同等使用條件下,對害蟲抗性發展也較緩慢,對鱗翅目幼蟲高效。可用于蔬菜、茶葉、果樹、棉花等作物防治菜青蟲、蚜蟲、棉鈴蟲、棉紅鈴蟲、棉蚜、綠盲蝽、黃條跳甲、桃小食心蟲、柑橘潛葉蛾、二十八星瓢蟲、茶尺蠖、茶毛蟲、茶細蛾等多種害蟲,對蚊、蠅、跳蚤、蟑螂、虱子等衛生害蟲也有良好的效果。如防治棉鈴蟲、棉紅鈴蟲,在卵孵盛期,用10%,乳油1000一1250倍液噴霧,兼治造橋蟲、卷葉蟲。防治棉蚜于成蟲、若蟲盛發期,用10%,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對抗性棉蚜和棉鈴蟲效果較差。防治果樹害蟲,用10%,乳油3.75mL/100m2,對水5.52kg噴霧。防治衛生害蟲,用10%}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菜肖蟲、桃蚜、小菜蛾、斜紋夜蛾等用10 "/h乳油川陰-200()倍液噴霧。
合成方法
二氯乙醛與異丁烯作用得(上)(II)兩個二氯烯醉同分異構體。反應以二氯化鋁為催化劑,在低溫下進行。在氯化氫存在下,乙睛與無水乙醉作用生成業氦基乙醚鹽酸鹽,進一步與無水乙醉反應生成原乙酸三乙酯(Ⅲ)。在催化劑對甲苯磺酸存在下,加熱至114~118ºC,反應3h,使(上)轉化為(II)。將轉位產物與原乙酸二乙酷作用,催化劑為異丁酸,反應溫度從110℃上升至150 ºC,大約12h,在150~155℃反應7~8h,于0.08MPa壓力下蒸出前餾分,得3,3一二甲基-4,6,6一二氯已烯一[5〕一酸乙酷(V),并伴隨(11)。將(11)在氯化氫一乙醉洛液中進行開環反應又得(V)。(V)在乙醉鈉存在下,于40 ~ 45℃反應Sh,環合生成2,2一二甲基W2, 2一二氯乙烯基)一環丙烷拔酸乙酷C VII },經精餾得純度較高的二氯菊酸乙酷。在堿液存在下,將(1'1l)回流反應3h,皂化得相應鈉鹽(VIII)。 (VIII)與氯化間苯氧基節基二乙胺反應,制得氯菊酷(IX)。反應過程如下:

毒理學數據
原藥對大鼠急性經日LD50為1200 - 2000mg /kg,急性吸入LC50 >23.Sg/m' (4h),大鼠和兔急性經皮LD50> 2000mg/kg。以1500mg /kg劑量喂養大鼠6個月無影響。虹蟬魚、藍鰓魚LC50 為0 . 0032mg幾(96h)>鶴鶉急性經日LD50為13500mg/kg>蜜蜂接觸LD50為0.1μg/只、經日0.2μg/只。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3077 9/PG 3
危險品標志: 有害危害環境
安全標識:S13 S24 S60 S61 S36/S37/S39
危險標識:R43 R20/22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