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鉛
物理性質
性狀:橙色結晶性鱗狀體或無定形重質粉末。為一氧化鉛和二氧化鉛的混合物,紅色四方晶系晶體
密度(g/mL,25/4℃):8.92
熔點(oC):530
沸點(oC,常壓):830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硝酸、醋酸或溫熱的堿液。
作用與用途
1.如果遵照規(guī)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避免還原劑、易氧化材料,和還原劑產(chǎn)生反應,和可燃的物質混在一起產(chǎn)生反應。
2.具有高的抗腐蝕防銹性能和耐高熱性能,但不耐酸。在油脂中擴散性大,遮蓋力強。是堿性顏料,能與漆基中游離脂肪酸形成鉛皂。與硫化氫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鉛(pbs)。暴露在空氣中因生成碳酸鉛而變成白色。加熱至500℃時分解成一氧化鉛和氧。有氧化作用。有毒!
性質與穩(wěn)定性
1.廣泛用于防銹漆。還用于光學玻璃、一般玻璃、陶釉、搪瓷、壓電元件的制造??捎米魅玖霞捌渌袡C合成的氧化劑。
2.應用于橡膠著色、蓄電池、醫(yī)藥、合成樹脂等
合成方法
1.熔鉛氧化法 將電解鉛加熱熔融后,制成30mm×30mm鉛粒,在170~210℃進行球磨粉碎,經(jīng)在300℃低溫焙燒后粉碎,再在480~500℃下進行高溫焙燒氧化、粉碎,制得四氧化三鉛。
2.在一加熱至呈微紅色的鉑皿中加入PbCO3,邊加熱邊用鉑鏟攪拌。反應長達數(shù)小時。由測定Pb3O4的含量來控制反應過程Pb3O4含量的測定:準確稱取樣品(0.3g),放入小燒瓶中,加入1mL冰醋酸,10mL水。然后逐滴加入4mL20%的KI溶液,充分搖動。所析出的I2用0.1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1mL0.1mol/L的Na2S2O3溶液相當于0.03428g Pb3O4)。當Pb3O4的含量不再增加時,停止加熱。將鉑皿中物料與10%PbAc2溶液一起煮沸數(shù)次,趁熱傾出清液,所得沉淀濾出后,用熱水洗滌并干燥。直接將PbO在445~480℃下灼燒15~20h,也可制得Pb3O4。
3.先制備出0.1mol/L濃度的K2Pb(OH)6溶液(參見硫化鉛條目),其中含KOH濃度約9mol/L。同時制備出2倍體積的0.1mol/L濃度的K2Pb(OH)4溶液,其堿濃度也約為9mol/L。此溶液可用氫氧化鉀將相應量的醋酸鉛溶液沉淀,生成氫氧化鉛,將沉淀吸濾,洗滌至洗滌水呈中性反應,然后將它溶于濃氫氧化鉀溶液中。因為它容易分解為PbO,故上述操作必須在冷卻下進行。將上述兩種溶液分別過濾后,按1∶2體積比均勻地混合,在室溫下放置使之結晶。為增加結晶生長的晶核,最好預先放一些玻璃棉于器皿中。放置一些時間后會析出Pb3O4結晶,結晶的過程延續(xù)數(shù)日之久。用此法所得產(chǎn)品一部分為細微的紅色結晶粉末,另一部分為較大的有光澤的棒狀結晶顆粒。結晶完畢后,傾出大部分溶液,用玻璃砂芯漏斗將沉淀吸濾干,用無水乙醇洗滌沉淀,直至濾液不再呈堿性反應。最后在真空干燥器中置于氫氧化鉀上面干燥。
貯存方法
應貯存在通風、干燥的庫房中。嚴防潮濕。應與酸、堿及食品原料隔離堆放。
毒理學數(shù)據(jù)
有毒,半數(shù)致死量(大鼠,腹腔)LD50:630mg/kg。
生態(tài)學數(shù)據(jù)
水危害級別3:對水是極其危害的,即使是少量產(chǎn)品滲入地下也會對飲用水造成危害,若無政府許可勿將產(chǎn)品排入周圍環(huán)境。對水中有機物有劇毒和危害
計算化學數(shù)據(jù)
1、 疏水參數(shù)計算參考值(XlogP):
2、 氫鍵供體數(shù)量:0
3、 氫鍵受體數(shù)量:4
4、 可旋轉化學鍵數(shù)量:0
5、 互變異構體數(shù)量: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36.9
7、 重原子數(shù)量:7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65
10、 同位素原子數(shù)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shù)量:1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1479 5.1/PG 2
危險品標志: 有毒氧化劑危害環(huán)境
安全標識:S45 S53 S60 S61
危險標識:R8 R33 R62 R20/22 R50/53
分子結構數(shù)據(jù)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