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物理性質
性狀:有液體狀膠乳和固體狀橡膠兩種,有苯乙烯氣味。
密度(g/mLat 25°C):0.9-0.95
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1.04
溶解性:不完全溶于汽油、苯和氯仿
作用與用途
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發生
避免強氧化劑
性質與穩定性
用于制造海綿橡膠、浸漬纖維和織物,還可直接用作膠粘劑、涂料等
用于鋁塑復合管、無油密封、工具制造、圓珠筆握手套、汽車電器塑料件等
作膠姆糖基料,我國規定可用于膠姆糖,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用于食品著色。也用于羊毛、蠶絲、尼龍、皮革、紙張、塑料、木材、醫藥和化妝品的染色。
用于制造丁苯膠黏劑,也可與天然橡膠并用生產溶劑型壓敏膠,還可
用于增黏SBS溶劑型膠黏劑。乳聚丁苯橡膠為通用型合成橡膠,能與其他合成橡膠混用,用于制造膠管、膠帶、輪胎、膠布制品、鞋類、電線電纜、膠黏劑等。溶聚丁苯橡膠用于制造輪胎、輸送帶、膠管、模制品、膠布、膠鞋及醫療制品等。
合成方法
(1) 由丁二烯和苯乙烯進行乳化共聚而得。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為乳化劑,用過硫酸鹽為催化劑,必要時,另加適宜的分子量調節劑和適宜的反應速度調節劑。由此所得者為液狀膠乳。
如進一步在加熱釜中(亦可同時加入其他食用級配料)進行凝聚,凝聚物經壓榨除去漿液后,用加堿的(或不加堿的)熱水進行洗滌,并用水淋洗,一直到成為中性。最后將凝聚體加以干燥,以除去可揮發性物質。此為由乳膠制成的固體狀橡膠。75/25固體狀橡膠亦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在己烷溶液中用丁基鋰為催化劑,進行溶體共聚而成。共聚后殘存的溶劑和揮發性物質可用熱水處理法或滾筒干燥法除去。
上述兩種固體狀橡膠的最后成品可制成板狀或均一的可自由流動的顆粒。其中可含有食用級抗氧化劑。顆粒形式者,并可含有適當的分散劑。
(2) 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為乳化劑,用過硫酸鹽為引發劑,必要時添加適量的分子量調節劑和適宜的反應速度調節劑,由丁二烯與苯乙烯乳化共聚即得乳膠。
如進一步在加熱釜內進行凝聚,凝聚物經壓榨除去漿液后,先后用稀堿液和水洗至中性;最后將凝聚體干燥除去揮發性物質,即得固體橡膠。75/25固體橡膠也可由丁二烯和苯二烯在己烷中用丁基鋰為催化劑,進行溶液共聚,再除去溶劑而得。
3.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為乳化劑,以過硫酸鹽為引發劑,由丁二烯與苯乙烯進行乳化共聚制得膠乳,再經凝聚、干燥得固體橡膠。75/25固體橡膠也可由丁二烯和苯二烯在己烷中用丁基鋰為催化劑,進行溶液共聚制得。
4.工業上合成丁苯橡膠有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又分高溫工藝和低溫工藝,其中,以低溫乳液聚合使用較多。低溫乳液聚合丁苯橡膠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為原料,以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等乳化劑在水中乳化,在引發劑作用下進行聚合:

將丁二烯、苯乙烯、乳化劑(如歧化松香皂)和水及堿混合成乳液,加入引發劑(如過氧化氫對孟烷或過氧化氫二異丙苯)、活化劑(如硫酸亞鐵、EDTA或吊白塊等)和調節劑(如叔十二硫醇等),在低溫下(5~8℃)進行自由基共聚反應,反應達到預定的轉化率時,加入終止劑(福美納等),然后脫氣、混合,加入稀硫酸和鹽水凝聚,經過皂化、洗滌、真空吸濾,再次洗滌、粉碎、干燥即得成品。
溶聚丁苯橡膠是以丁二烯及苯乙烯為聚合單體,正丁基鋰為引發劑,抽余油或環己烷為溶劑,四氫呋喃為結構調節劑,在聚合釜中進行間歇式無規共聚,聚合轉化完成后,加入偶聯劑進行偶合反應,然后經汽提水析凝聚,回收溶劑及四氫呋喃,含水膠粒經擠壓脫水、膨脹干燥、壓塊包裝后即為成品。
貯存方法
密閉,陰涼干燥處保存,確保有良好的通風
毒理學數據
皮膚/眼睛刺激數據:
兔子眼睛接觸:50mg/24H反應:輕度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2.9
2、 氫鍵供體數量:0
3、 氫鍵受體數量:2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5
5、 互變異構體數量: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26.3
7、 重原子數量:10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127
10、 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量:1
生態學數據
對水是稍微危害的,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31.11
2、 摩爾體積(m3/mol):95.0
3、 等張比容(90.2K):273.5
4、 表面張力(dyne/cm):68.5
5、 極化率(10-24cm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