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羊蹄筋又稱羊筋,是羊小腿部的韌帶。在宰殺季節,經過剔取、拉直、陰干后,扎成小把,可長期保存,久藏不壞。羊筋分前筋(前小腿的筋)、后筋(后小腿的筋)。后筋比前筋長,質量較高。羊筋是膠質組織,與海參、魚翅相比價廉味美,是烹制筵席佳肴的重要原料。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種很多,是青海回、漢族筵席上常見的地方風味菜肴。
1、蹄筋中含在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并且不含膽固醇,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
2、具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于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的速度。
3、是保腎益陰,散熱解毒,保健抗衰老的常用進補佳品。
發制蹄筋:鍋放旺火上,添花生油(500克油,可放1500克干蹄筋),油溫100攝氏度左右,下入干蹄筋,漏勺連續翻動,至蹄筋收縮,油溫達150攝氏度時,將鍋端離火口,在油溫下降的過程中慢慢浸泡。油溫下降到120攝氏度,如繼續下降,將鍋端上火,油溫升至120。C時再端下火,繼續浸泡,如此反復三四次。至蹄筋浸透,并開始回漲時撈出。油鍋再放火上,燒至220°C時,將蹄筋再次下鍋,并用勺上下翻動,炸至蹄筋漲開,手能掰斷,斷面呈小蜂窩狀,撈入盤中,用重物壓住,添入開水,放堿面0.5%,至發軟撈出。用20°C左右的溫水揉洗干凈,摳去雜質,反復淘洗至堿味除凈,手壓有彈性,即為發好。
羊蹄筋味甘、性平、無毒。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有治腎虛勞損,五勞七傷的功效。
夏河蹄筋:'1.將蹄筋放在柴火上燎去毛;2.然后把堿面放清水盆中,視溶解后,將蹄筋投水中刷洗干凈,瀝水晾干;3.鍋坐火上燒熱,加清油,改微火,乘涼將蹄筋加入油...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