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海菜、海帶花、烏菜、海蘿、海蒿子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一般人群均適合1.尤其適合缺碘者;2.適宜淋巴結、甲狀腺腫大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患者、減肥者、癌癥患者;3.脾胃虛寒者忌食用。
海藻為藻類植物馬尾藻科裂葉馬尾藻的嫩藻體。藻體暗褐色,50厘米到1米以上。生長在低潮帶巖石上,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
1.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碘,常食有利于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彈性,從而保障皮膚營養的正常供應。
2.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豐富,能防止皮膚干燥,常食還可使干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可改善油脂分泌。
3.海藻中所含維生素豐富,可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
4.抗病毒,防癌抗癌 海藻提取液蛋白多糖類可對抗各種病毒,其中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致癌的RNA病毒。
5.預防白血病 藻膠酸可與放射性元素鍶結合成不溶物排出體外,使鍶不致在體內引起白血病等。
6.降血壓 較大劑量的海藻(0.75克/千克)對麻醉犬、免有明顯持久的降壓作用,水劑較酊劑為強,藻膠酸鈉如大劑量也能使動物血壓短暫下降(中等量則使血壓短暫上升)。
7.抗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海藻中所含的碘可用來糾正因鐵碘而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不足,同時也可暫時抑制甲亢的新陳代謝率而減輕癥狀,但不能持久,僅作為手術前的準備。
作為干制品,食用前應將海藻先短時間泡洗,然后蒸熟,再清洗切絲涼拌或摻豬肉燉熟,也可與豆腐同燉,吃法大體上與海帶相同。
性苦、咸、寒,歸肝、胃、腎經;
本品與昆布作用相近,性寒清熱,咸以軟堅,味苦降泄,長于軟堅淡痰、清熱利水;
主治癭瘤、痰火結核、瘰疬及腳氣、水腫等癥,常與昆布同用。
海藻不能與甘草同食。
《神農本草經》:“主瘦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癌瘤堅氣,腹中止下鳴,下十二水腫。”
《名醫別錄》:“療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熱結,利小便”
《藥性論》:“療疝氣下墜,疼痛,核腫。”
《食療本草》:“主起男子陰氣,常食之,消男子潰疾。”
民間傳說:大葉藻生海中及新羅(今為朝鮮),葉如水藻而大,新羅以之進貢,深受青睞,民謂之:“海藻原為海中草,亦可視為宮廷寶。”暗喻不可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