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線灸法是從燈火灸治及壯醫(yī)藥線灸治方法改進而來。
麻線灸
概 述
麻線灸法是從燈火灸治及壯醫(yī)藥線灸治方法改進而來。有人將本法與壯醫(yī)藥線治療對照觀察,兩者療效基本相近。但與燈火灸比,麻線取材廣泛;而較之壯醫(yī)藥線灸,制作方法更為簡易,成本低廉。病人容易接受,易于推廣。故特辟一節(jié),供讀者參考。
【操作方法】
灸線制備:取一般麻適量,搓成直徑0.6~0.8mm左右,長約40cm麻繩,曬干裝瓶以防回潮。
具體操作:令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所選穴位或病灶區(qū)充分暴露,如病灶區(qū)原來涂有外用藥者應全部去掉,并以生理鹽水洗凈抹干。醫(yī)者右手持麻線,用乙醇燈點著,以珠火灸之。一般點灸1次為一壯,點灸后如火滅,可燃著后再灸。每一穴區(qū)每次灸2~5 壯,每日或隔日1次,癥情重者可每日2次。7~10次為一療程。
操作方法
灸線制備:取一般麻適量,搓成直徑0.6~0.8mm左右,長約40cm麻繩,曬干裝瓶以防回潮。
具體操作:令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所選穴位或病灶區(qū)充分暴露,如病灶區(qū)原來涂有外用藥者應全部去掉,并以生理鹽水洗凈抹干。醫(yī)者右手持麻線,用乙醇燈點著,以珠火灸之。一般點灸1次為一壯,點灸后如火滅,可燃著后再灸。每一穴區(qū)每次灸2~5 壯,每日或隔日1次,癥情重者可每日2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帶狀皰疹、痛證、風寒痹證等病證。
注意事項
同藥線灸。
臨床應用
帶狀皰疹
取穴:阿是穴(病灶區(qū))。
治法:囑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患處充分暴露,如原來有外用藥者應全部去掉,并以生理鹽水洗凈抹干,醫(yī)者右手持麻線,用乙醇燈點著,以珠火灸之。然后根據(jù)丘疹有否潰破施用不同的灸治方法;未潰者,先灸丘疹中央一壯,后在丘疹周圍再灸4~5壯。已潰者,單灸周圍4~5壯?;颊咧桓械捷p微之瞬時燒灼痛,無須任何處理。一般灸后局部辣痛即時減輕,多數(shù)患者翌日皰疹顏色變暗,范圍縮小,數(shù)日后逐步消失。一般每日灸治1次,疼痛劇烈晚上睡前加灸一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療效:共治138例,全部獲愈。一般病情輕者2~3次既愈,多數(shù)3~5次而愈,重者最多9次痊愈,平均治愈時間3.9日,無須其它內服外用藥配合,也不必應用止痛藥臨時處理。部分病人經(jīng)1~2年隨訪,無一例復發(fā)。
主要參考文獻
楊清芳。麻線灸治帶狀皰疹138例報告 中醫(yī)外治雜志 199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