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灸
概 述
桑枝灸,又稱桑柴火、桑木灸、桑枝針等。是以桑枝作為灸具施灸的一種灸法。首載于明·《醫學入門》:“桑枝灸法,治發背不起,發不腐。桑 枝燃著,吹熄火焰,以火頭灸患處。日三五次,每次片時,取瘀肉腐動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遲,宜灸周圍。”之后、《本草綱目》、《外科正宗》、《理瀹駢文》及《神灸經綸》等均有不同的發揮。和桃枝灸法一樣,現代本法已很少在臨床上應用。
操作方法
灸具制備
1.桑枝灸條:取新鮮桑枝,劈成直徑1cm左右、長約20cm的桑枝條若干,加工成鉛筆狀,晾干備用。
2.桑木炭:取桑木燒成炭,加工成小塊備用。
具體操作
1.桑枝灸法:分二法,一為將桑枝條,燃著后,在所選穴區進行灸照,燃完1根為1壯。每次3~5壯,每日或隔日1次。一為將桑枝條點燃后,過15~20秒鐘后吹滅火焰,以火頭灸穴區,至火頭熄滅為1壯。每日2~3次,不計療程,以愈為度。
2.桑木炭灸法:取特制灸器一具,形似漏杓,內置燒紅的桑木炭,在穴區或病灶區懸灸,一般用回旋灸法,由外向里反復施灸,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每次15~20min,每日或隔日1次,5~7次國一療程。
主治病證
癰疽、瘰疬、流注、臁瘡等多種外科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