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灸
概 述
敷灸法是指將艾絨加適量的水或藥液再加熱后敷于穴區,通過濕熱剌激而起到治療作用的一種艾灸法,屬于鋪灸法的范疇。本法雖為現代針灸工作者所研制,但其源則可追溯到古代,明·《本草綱目》中曾載:“鵝掌風病:蘄艾真者四五兩,水四五碗,煮五六滾,入大口瓶內盛之,用麻布二層縛之,將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熱 ”。與本法頗相似。經研究野艾葉水煎劑對細菌包括多種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但是,用濕熱敷艾絨 的方法到底與點燃后灸療有何區別,尚有待進一步探究。
操作方法
取精制艾絨3~5g,放在金屬小盆內,用乙醇燈加溫,再加適量生理鹽水或藥液(如:十滴水、紅花油、正骨水等,依病證而選用),攪拌均勻,繼續加溫。大約經過1~2min用手取出艾絨,擠壓到不滴水、不燙手程度,放在患者選定的穴區,用膠布壓蓋固定,12~24小時后取下。每次可取一穴至數穴,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流行性腹瀉、急慢性扭挫傷、胃痛等。
注意事項
1.加熱艾絨時,火不宜過大,以免燒焦。敷貼穴區時,艾絨內所含水分不宜過多,否則膠布不易粘住。
2.對艾葉過敏者不宜使用本法。
臨床應用
流行性腹瀉
取穴:主穴:神闕。
配穴:足三里。
治法:主穴用敷灸法:取艾絨少許,放在金屬小盆內,用乙醇燈加溫,再加適量十滴水,攪拌均勻,繼續加溫。大約經過1~2min用手取出艾絨,擠壓到不滴水、不燙手程度,放在患者的神闕上,用膠布壓蓋固定,24小時后取下。配穴用穴位注射法:取5%葡萄糖液2ml,穴注雙側足三里,每側封閉 1 ml。上述艾敷神闕穴、穴注足三里同時進行。每日1次,一般連續3~4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197例,結果:治愈183例(其中,治療1次痊愈者94例,2次68例,3次13例,4次7例),好轉者14例,無效者??傆行蕿?8.5%。
主要參考文獻
李彥奇等。艾敷神闕、藥封足三里治療流行性腹瀉200例 中國針灸 1985;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