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井蓋
竹篾井蓋,用竹篾充鋼筋“編”出井蓋。竹篾井蓋遭質疑。江西瑞昌地震安置房發現竹篾井蓋。竹篾井蓋怎樣才算“正確使用”?竹篾井蓋,掛羊頭買狗肉?竹篾井蓋,太有創意了。竹篾井蓋引圍觀。竹篾井蓋,網友不買賬。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相信井蓋大家都見過,井蓋最初是鐵的,但怕賊惦記、防小偷就改成了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可是你見過竹篾井蓋嗎?沒見過吧,下面股城網帶你見識下“竹篾井蓋”:竹篾窨井蓋、“紙殼”單元門,因出現在江西省最大的地震災民安置小區——瑞昌市(縣級)瑞民家園內備受質疑。近日,已有392戶居民將住房問題匯集到瑞民家園業主委員會。當地政府承認,因建設工期短,房屋“或多或少”存在質量問題,但房屋的結構安全。
墻壁上的裂縫
瑞民家園位于江西省瑞昌市湓城東路上,這座新崛起的小區,5年前的稱呼是“湓城東路災民安置區”,共有安置房49套,是江西省最大的災民安置區,安置災民1554戶。
2005年11月26日那場地震到來時,這些災民的住房瞬間被摧毀,成了當地政府文件中的“一類房”住戶(即住房損壞嚴重,不能修繕,只能搬遷安置)。瑞民家園成了他們的新家。
地震中,柯昌敬在瑞昌市肇陳鎮鄉下的房子毀了,1年后被安置在這個嶄新的小區,領到了新房鑰匙。2007年,柯昌敬裝修房屋時發現,臥室的地面上有一道裂縫,從門口一直延伸到窗臺上,橫跨整個臥室。
柯昌敬形容,當時裂縫最寬處有半厘米左右“從樓下的雜貨間拿手電筒往上照,能看到亮光。”柯昌敬在建筑工地干活,他認為房屋質量有問題,隨即叫來開發商,重新鋪了3到4厘米的鋼筋和水泥。但1年后,這道裂縫又鬼魅般在瓷磚上出現了。
新出現的裂縫并不明顯,卻讓柯昌敬心憂不已。
擁有地震記憶的夏發松也開始擔憂起自家的安全。在他家安置房的陽臺外面,有一道裂縫,從窗戶開始,一直跨了13個瓷磚。瑞昌市“11·26”地震城區災后重建湓城東路安置辦(以下簡稱湓城東路安置辦)曾就此回應稱這個裂縫不影響結構安全,卻沒有打消他的疑慮。
還有災民發現,陽臺地面比客廳高、窗戶拉不上、墻壁滲水等。最開始,這些投訴只是零星地出現,2008年12月,瑞民家園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委會),越來越多的問題被發現出來。
曾帶領業主維權的業委會原副主任徐維更稱,最初災民的投訴沒有形成合力,業委會統計后,才發現問題普遍。
今年3月9日開始,業委會在小區內貼出通知,開始統計房屋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屋頂漏水,墻面滲水,地面、墻面發裂。
在統計表上,短短1周時間,就有299戶居民前來登記。此前的3年里,陸續找到業委會的災民達到400戶。
竹篾井蓋及“紙殼”門
2008年開始,小區內的居民發現,公共設施也存在問題。道路上的窨井蓋被車碾壓后,開始碎裂,露出混凝土里面的材質:不是鋼筋,而是用竹篾編織而成。此后,經過幾場雨沖刷,越來越多的窨井蓋開始破裂、損壞,露出里面的竹篾。
南都記者近日在小區采訪期間,這些竹篾窨井蓋仍在使用。也是在2008年,有關竹篾窨井蓋是“豆腐渣”的新聞開始在網上沸沸揚揚,它的安全隱患被披露出來,徐維更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瑞民小區內的132個單元門也出現“病癥”。這些門使用不久,開始變形、翹起、凹陷及掉漆。3月23日,一位災民帶著記者探訪,不少門仍保持5年前的“病態”。一扇門從中裂開,可以看到門內的結構,整扇門是由兩塊薄薄的鐵皮合在一起,中間全部是蜂窩狀的硬紙板,沒有方鋼等支撐物。
據業委會的幾名負責人透露,2010年2月前后,由各個單元的業主決定,已動用承建方留在物業公司的14萬質保金,換了57個單元門。這些被換掉的鐵皮門,不久前被當成廢鐵賣掉,賣了7035元。其最初價格,按照瑞昌市建設局的介紹,每個門在2000元左右。
從2009年開始,業委會開始代表業主就安置房質量問題與瑞昌市等相關部門交涉,還有災民曾到北京上訪,得到的答復是會派人處理。
徐維更回憶,曾有政府方面的人來小區調查。2009年7月前后,瑞昌市建設局在小區內貼了一份質量檢測報告,稱小區房屋質量基本合格。此后,除了業主投訴房屋裂縫和滲水問題,施工方會派人維修外,再沒有政府部門就此進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