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ái Shān Li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晾干。
白山蓼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成之字狀,由基部強烈地開展分枝,稀少分枝,多少具硬毛或無毛。托葉鞘褐色,微膜質,具疏長毛;葉片長圓形或長披針形,長3-8cm,寬0.3-0.7cm,先端漸尖,微鈍,基部楔形,邊緣向背面反卷,兩側具伏生的疏長毛,圓錐花序開展,疏松,花序枝除頂部1-2個外,幾乎全部腋生;苞片披針形,背部具暗褐色龍骨狀突起,基部及邊緣疏生長毛,內有3-4花;小花梗長0.2-0.25cm,比苞片長,無毛,先端具關節;花被長約3mm;果期長4-4.5mm;雄蕊8;子房無毛,花柱3,柱頭頭狀。小堅果三棱形,長3.5-4mm,褐色,有光澤,不超出花被。花、果期夏秋季。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高山凍原下界草地上。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