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綱目》:貂鼠,今遼東、高麗及女真、韃靼皆有之。其鼠大如獺而尾粗,其毛深寸許,紫黑色,蔚而不耀。毛帶黃色者為黃貂,白色者為銀貂。肉,氣味甘平無毒。
拼音名:Diāo Wěi
貂尾
英文名
Sable tail or fur別名
黑貂、栗鼠、貂鼠、松狗來源
藥材基源:為鼬科動物紫貂的尾毛。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rtes zibellina L.
原形態
紫貂,體長38-56cm,尾長12-18cm,體重0.5-0.8kg。體形細長。鼻面部尖。耳大,略成三角形。四肢短,5趾,爪小而彎曲銳利。冬季毛茸密,絨毛豐厚,連掌全都被毛。全身棕褐色,稍摻黃白色毛。頭頸部顏色談,呈灰棕色,喉胸部呈橙黃色,胸部雜有棕褐色毛。尾毛蓬松。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于寒冷地帶樹林中筑巢于樹洞或樹根下,石堆內。夜間較活躍,善爬樹。單獨生活。以小型嚙齒類為食,亦食松鼠、松子、兔、雞、漿果等。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