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中國藥植圖鑒》
拼音名:Yā Zào Shù Pí
鴨皂樹皮
英文名
Bark of Spongetree, Bark of Sweet Acacia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金合歡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cia farnesiana(L.) Willd.[Mimosa farnesiana 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下樹皮,除去雜質,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
金合歡 灌木或小喬木,高2-4m。樹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彎曲,有小皮孔。托葉針刺狀,刺長1-2cm,生于小枝上的較短。二回羽狀復葉,長2-7cm,葉軸槽狀,被灰白色柔毛,有腺體;羽片4-8對,長1.5-3.5cm;小葉通常10-20對,線狀長圓形,長2-6mm,寬1-1.5mm,無毛。頭狀花序1或2-3個簇生于葉腋,直徑1-1.5cm;總花梗被毛,苞片位于總花梗的頂部或近頂部;花黃色,極香;萼鐘形,上方萼齒短而鈍;花瓣連合呈筒狀,長約2.5mm,5齒裂;雄蕊多數(shù);長約花冠的2倍;子房圓柱形,被微柔毛。莢果膨脹,圓筒形,長4-10cm,直徑1-2cm,暗褐色,表面密生斜紋。種子多數(shù),褐色,卵形,長約6mm。花期3-6月,果期7-11月。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