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iāo Yù
別名:姜芋、芭蕉芋、蕉藕、蕉芽、芭蕉芽、香珠
蕉芋
來源
藥材基源:為美人蕉科植物蕉芋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na edulis Ke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去凈莖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蕉芋,多年生草本,高達3m。具塊狀根莖。莖紫色,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短;葉鞘邊緣紫色;葉片長圓形,長30-70m,寬20-25cm,表面綠色,邊緣或背面紫色;有羽狀的平行脈,中脈明顯。總狀花序疏散,單一或分叉;花單生或2朵簇生,小苞片卵形,長約8mm,淡紫色;萼片淡綠而染紫,披針形,長約1.5cm;花冠管杏黃色,長約1.5cm,花冠裂片杏黃而先端染紫,長約4cm;外輪退化雄蕊2(-3)枚,花瓣狀,倒披針形,長約5.5cm,寬約1cm,紅色,基部杏黃,直立,其中1枚微凹;唇瓣披針形,長4.5cm,卷曲,先端2裂,上部紅色,基部杏黃;發育雄蕊被針形,長約4.2cm,杏黃而染紅,花藥室長9mm;子房圓球形,直徑6mm,綠色,密被小疣狀突起。蒴果成3瓣開裂,瘤狀。花期9-10月。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常見栽培。原產美洲。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潮濕氣候,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為佳。栽培技術:用分株繁殖法:4-5月,將根莖挖起,按l-2個芽為 1叢用刀分割,按行株距70cm×60cm 開穴,施足基肥,栽植。
田間管理:每年中耕除草2-3次,結合中耕除草追肥l-2次。冬季剪去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