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Huánɡ Huā Mù
黃花木
英文名
Seed of Greenleaf Piptanthus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黃花木的種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ptanthus nepalensis D.Don [P.concolor Harrow]
采收和儲藏: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莢果,剝取種子,曬干。
原形態
黃花木 灌木,高l-3m。莖圓柱形,無毛,皮綠灰色,小枝節處被柔毛。小葉3片;托葉合生披針形,長約8mm;葉柄 長約2-3.5c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橢圓形、狹橢圓形、披針形,長4-10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綠色帶蒼白,幼時密被短柔毛,后變疏。總狀花序頂生,序梗、序輪密被白色柔毛;具花3-7輪,每輪有2-7花;苞片輪生,卵形或近圓形;萼筒狀,長1cm,密被白色絹狀毛,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黃色;旗瓣近圓形,中間常有褐棕色斑紋;雄蕊10枚,全分離;子房條形,被白色或淡銹色長柔毛。莢果線形,扁平,長7-12cm,闊1-1.4cm,先端突變狹,密被白色或淡銹色短柔毛。具花柱變成的細刺。花期4-6月,果期7-10月。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100-2000m的草地、林下或林邊或灌木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