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Jiānɡ Yè
姜葉
英文名
leaf of Common Ginger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姜的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碎,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莖肥厚,斷面黃白色,有濃厚的辛辣氣味。葉互生,排成2列,無柄,幾抱莖;葉舌長2-4mm;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30cm,寬1.5-2.2cm,先端漸尖,基部狹,葉革鞘狀抱莖,無毛。花葶自根莖中抽出,長15-25cm;穗狀花序橢圓形,長4-5cm;苞片卵形,長約2.5cm,淡綠色,邊緣淡黃色,先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cm,具3短尖齒;花冠黃綠色,管長2-2.5cm,裂片3,披針形,長不及2cm,唇瓣的中間裂片長圓狀倒卵開,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條紋和淡黃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形,黃綠色,具紫色邊緣;雄蕊1,暗紫色,花藥長約9m,藥隔附屬體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無毛,花柱1,柱頭近球形。蒴果。種子多數,黑色。花期8月。生境分布
我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廣為栽培。性味
味辛;性溫歸經
肺經功能主治
活血散結。主癥積;撲損瘀血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1.5g;或搗汁。附方
治打傷瘀血:姜葉一升,當歸三兩。為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方》)各家論述
1.《金匱要略》:食膾多不消,結為癥病,以姜葉汁飲之一升。2.《本草匯言》:散水結,殺魚膾生冷諸積,搗汁和酒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