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綱目》。
拼音名:Bái Yánɡ Zhī
白楊枝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pulus davidiana Dode;[P.tremela L.var.davidiana(Dode)Schneid.]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枝條,除去粗皮,鋸成段,干燥。
原形態
喬木。高達25cm。樹皮光滑;灰褐色或灰白色,老樹基部黑色粗糙;樹冠圓形。小枝圓筒形,光滑,赤褐色,萌枝被柔毛。芽卵形或卵圓形,無毛,微有粘質。中互生;葉柄側扁,長2-6cm;葉三角狀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近等,長3-6cm,先端鈍尖,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波狀淺齒,萌枝葉大,三角狀卵圓形,下面被柔毛,花序軸有疏毛或密毛;苞子片棕褐色,掌狀條裂,邊緣有長毛;雄花序長5-9cm,雄蕊5-12,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4-7cm;子房圓錐形,柱頭2深裂,帶紅色。果序長達12cm;蒴果卵狀圓錐形,長約5mm,有短柄,2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200-3800m的山坡、山脊和溝谷地帶,常形成小面積純林或與其他樹種形成混交林。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