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ǎi Jiě Ténɡ
別名:金線風、涼粉藤、寄山龍、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鎖匙、獨腳烏柏。
百解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粉葉輪環藤的根或藤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lea hypoglauca(Schauer)Diel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去須根或枝葉,洗凈,切段,曬干。
原形態
粉葉輪環藤 纏繞藤本。根粗壯,圓柱狀彎曲,直徑1-2cm,外皮灰褐色。老莖具縱向扭曲的粗條紋,小枝纖細,除葉腋或分枝處有簇毛外,余均無毛。單葉互生;葉柄纖細,長1.5-4cm;葉片薄紙質,闊卵狀三角形至卵形,長2.5-7cm,寬1.5-5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至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稀疏白色長毛。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由小聚傘排列成間斷的穗狀,花序軸不分枝或有時近基部有短小分枝,纖細,無毛;雄花萼片4或5,分離,長約1mm;花瓣4或5,通常合生成杯狀,聚藥雄蕊稍伸出;雌花序排列成總狀,長達10cm;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貼生在萼片基部。核果近球形,熟時黃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疏林、石山灌叢、林緣或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江西、臺灣、福建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略彎曲,直徑0.5-3cm。表面暗褐色,凹凸不平,有彎曲的縱溝、橫裂紋和少數支根痕。質硬,斷面灰白色,有放射狀紋理和小孔。氣微,味苦。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由近10列細胞組成。中柱鞘為斷續的石細胞環帶。射線寬窄不等。形成層明顯。木質部發達,導管近圓形,多單個分布。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