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Kǔ Mù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查干;或剝取根皮,切段曬干。
苦木根
原形態
苦木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7-10m。樹皮灰黑色,幼枝灰綠色,無毛,具明顯的黃色皮孔。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長20-30cm;小葉9-15,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長4-1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對稱,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二歧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達12cm,密被柔毛;花雜性,黃綠色;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長約2倍;雄蕊4-5,著生于4-5裂的花盤基部;雌花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擁扭轉,基部連合。核果倒卵形,肉質,藍至紅色,3-4個并生,基部具宿存花萼?;ㄆ?-5月,果期8-9月。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濕潤而肥沃的山地、林緣、溪邊、路旁等處。資源分布:分布于黃河以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