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Niú Yǎn Zhū
別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
牛眼珠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錢科植物牛眼馬錢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果實,除去果肉,曬干,以油炸酥,或用砂炒。
原形態
攀援木質藤本,長達10m。除花序和花冠外,全株無毛。小枝對生,變態枝成為螺旋狀曲鉤,鉤長2-5cm,老枝有時變成枝刺。單葉對生;葉柄長4-6mm;葉片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8cm,寬2.5-4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全緣;基出脈3-5條,緊靠邊緣的2條脈纖細,小脈成網眼狀,在葉背突起。三歧聚傘花序頂生,長2-4cm,被短柔毛;苞片小;花萼小,裂片卵狀三角形;花冠管長約3-4mm,白色或淡黃色,裂片窄,與管等長,基部內面有長柔毛;雄蕊和子房均無毛。漿果球形,熟后鮮紅色,直徑2-4cm,果皮光滑,略硬,紅色或橙黃色。種子扁圓形,直徑1-2cm,中間凹陷,邊緣有花紋。花期4-6月,果期6-12月。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疏林下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