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亞美尼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Armenia),簡稱亞美尼亞。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由紅、藍(lán)、橙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紅色象征烈士的鮮血和國家革命的勝利,藍(lán)色代表國家豐富的資源,橙色象征光明、幸福和希望。亞美尼亞曾是原蘇聯(lián)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當(dāng)時的國旗是在原蘇聯(lián)國旗的旗面中間加一個稍寬的藍(lán)色橫條。1991年宣布獨立,正式采用紅、藍(lán)、橙三色旗為國旗。
![]()
國徽
為雄鷹和獅子支扶著盾徽,雄鷹在左,獅子在右。盾面上有四組圖案,代表該國歷史上的四個王朝,象征悠久的歷史;中間為一個小盾,上繪有山峰、湖泊。盾徽下面是一條被打斷的鏈子,交叉著綠枝和箭。
國家元首
總統(tǒng)謝爾日·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2008年2月當(dāng)選,4月宣誓就職。
重要節(jié)日
建軍節(jié):1月28日(1992年);種族滅絕日:4月24日(1915年,奧斯曼帝國對亞族人實施種族滅絕);第一共和國成立日:5月28日(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國);憲法日:7月5日(1995年);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日:9月21日(1991年9月21日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悼念1988年大地震死難者日:12月7日。

自然地理
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亞美尼亞是位于亞洲與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內(nèi)陸國。東鄰阿塞拜疆,西部和東南部與土耳其、伊朗及阿塞拜疆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接壤,北界格魯吉亞。地處亞美尼亞高原東北部,境內(nèi)多山,全境90%的領(lǐng)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境內(nèi)最高點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東部有塞凡洼地,洼地中的塞凡湖面積1360平方公里,為亞美尼亞境內(nèi)最大的湖。主要河流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亞拉臘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兩半,北部屬亞美尼亞,南部則歸土耳其和伊朗。氣候隨地勢高低而異,由干燥的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寒帶氣候。地處亞熱帶北部的內(nèi)陸氣候干燥,屬亞熱帶高山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2~12℃;7月平均氣溫為24~26℃。

首都
埃里溫(Yerevan,Thtdfy),人口110. 21萬(2003年1月)。1月平均氣溫為-5℃,7月平均氣溫為25℃。
行政區(qū)劃
全國劃分為10個州和1個州級市:希拉克州、洛里州、塔武什州、阿拉加措特恩州、科泰克州、格加爾庫尼克州、阿爾馬維爾州、阿拉拉特州、瓦約茨·佐爾州、休尼克州和埃里溫市。
人口
325.05萬。其中亞美尼亞族占96%,其他民族有俄羅斯人、庫爾德人、烏克蘭人、亞述人、希臘人等。官方語言為亞美尼亞語(屬印歐語系的獨立一支,古亞美尼亞語與古希臘語相似,現(xiàn)代亞美尼亞語接近土耳其語),居民多通曉俄語。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
公元前9世紀(jì)~公元前6世紀(jì),在現(xiàn)亞美尼亞境內(nèi)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世紀(jì)~公元前3世紀(jì),亞美尼亞領(lǐng)土處于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統(tǒng)治下,建立了大亞美尼亞國。后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年~1828年間,兩次俄伊戰(zhàn)爭以伊朗失敗告終,原被伊朗占領(lǐng)的東亞美尼亞被并入俄羅斯。1917年11月,亞美尼亞被英國和土耳其占領(lǐng)。1918年5月28日,達(dá)什納克楚瓊黨領(lǐng)導(dǎo)建立了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1920年1月29日建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以該聯(lián)邦成員國身份加入蘇聯(lián)。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lián),成為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lián)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