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
甲烷(CH4)是結構最簡單的碳氫化合物,液化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無色、無臭氣體,沸點-161.6℃。廣泛存在于天然氣、沼氣、煤礦坑井氣之中,是優質氣體燃料,也是制造合成氣和許多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在適當條件下會發生氧化、熱解及鹵代等反應。從分子的層面上來說,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加活躍的溫室氣體,但它同時也是大氣中一種數量較少的氣體。
簡介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天然氣、沼氣、坑氣及煤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氫、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氫氰酸及甲醛等物質的原料。
C—H鍵能413kJ/mol,H—C—H鍵角109°28′甲烷分子是正四面體空間構型,甲烷的結構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連接情況,并不能真實表示各原子的空間相對位置。
主要來源
工業來源
工業用甲烷主要來自天然氣、烴類裂解氣、煉焦時副產的焦爐煤氣及煉油時副產的煉廠氣,煤氣化產生的煤氣也提供一定量的甲烷。
生物分解
植物和落葉都產生甲烷,而生成量隨著溫度和日照的增強而增加。另外,植物產生的甲烷是腐爛植物的10到100倍。他們經過估算認為,植物每年產生的甲烷占到世界甲烷生成量的10%到30%。
有機物在無氧環境中,經腐敗菌分解后,再經甲烷菌作用,即有甲烷生成。如纖維素在湖沼污泥中腐敗分解生成的脂肪酸、醇,以及共存的二氧化碳和氫等,都能在甲烷菌作用下最終生成甲烷。其生成反應中較主要的有:
CH3COOH─→CH4+CO2
4CH3OH─→3CH4+CO2+2H2O
CO2+4H2─→CH4+2H2O
化學合成
將二氧化碳與氫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甲烷和氧,再提純。 CO2+2H2=CH4+O2
將碳蒸汽直接與氫反應,同樣可制得高純的甲烷。
無水醋酸鈉(CH3COONa)和堿石灰(NaOH和CaO做干燥劑) 反應方程式:CH3COONa+NaOH===Na2CO3+CH4↑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危害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
用途
用作燃料
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天然氣,用作優質氣體燃料,已有悠久的歷史。現代化的勘探、采輸技術促進了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使之成為世界第三能源。發達國家已大規模鋪設天然氣輸氣管網,將天然氣用作城市煤氣。天然氣加壓液化所得的液化天然氣,熱值比航空煤油高15%,用于汽車、海上快艇和超音速飛機,不但能提高速度,而且可節省燃料消耗。
用作化工原料
富含甲烷的干性或濕性天然氣中的甲烷組分,是生產一系列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現代的天然氣化工,其主要內容就是甲烷的化工利用。甲烷經蒸汽轉化可制得合成氣;經熱裂解可生產乙炔或炭黑;經氯化可制得甲烷氯化物;經硫化可制得二硫化碳;經硝化可制得硝基烷烴;加氨氧化可制得氫氰酸;直接催化氧化可得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