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基本信息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居吳趨坊,和文徵明同歲而略長數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識,與張靈友善。初學畫于周臣,后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結交,人稱“吳中四才子”。二十九歲時由諸生舉應鄉試,得第一名解元,名聲大噪,故人稱唐解元。翌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罷官為吏, 自后灰心仕途,終日詩酒,或漫游名山大川。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以賣畫為生。曾應江西寧王朱宸濠之請,聘往南昌,因不慣藩府生活,不久辭歸。在繪畫上,他是一個取材廣博的畫家。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劉松年,一變斧劈皴為細長清勁線條皴法,并兼及元人法。畫人物工筆,寫意俱佳。畫花鳥喜用水墨,清雋峭利,有別于同時代的其他畫家。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兼善書法,工詩文。晚年好禪學。思想趨向解脫頹放。自號“六如居土” (謂人生如幻、夢、泡、影、露、電),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史書記載,他出身于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蘇吳趨坊皋橋開 酒店,當時文徵明父親文林去酒店喝酒,見唐寅才學過人,決定讓唐寅與文徵明一起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從此唐寅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現。后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為明四家,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合稱為吳中四杰。他的畫風纖柔委婉、清雋生動,尤擅長山水仕女畫,而且兼善書法,詩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蘇州城北桃花塢,故自稱桃花塢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羈,稱已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29歲時中鄉試第一,人稱唐解元。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絕意仕途,游歷名山大川,致力繪畫。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塢北。
坎坷人生

“會試泄題案”,一般說法是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巨富之子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 是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边@句話被在場人聽見并傳了出來。 唐寅和徐經到京城后多次拜訪過程敏政,特別在他被欽定為主考官之后唐寅還請他為自己的一本詩集作序。這已在別人心中產生懷疑。這次又聽程敏政在考場這樣說,就給平時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幫人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泄題,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為真,十分惱怒,立即下旨不準程敏政閱卷,凡由程敏政閱過的卷子均由李東陽復閱,將程敏政、唐寅和徐經押入大理寺獄,派專人審理。徐經入獄后經不起嚴刑拷打,招認他用一塊金子買通程敏政的親隨,竊取試題泄露給唐寅。后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自己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实巯轮肌捌椒础保堂粽霆z后,憤懣不平發癰而卒。唐寅出獄后,被謫往浙江為小吏。唐寅恥不就任。
關于這場會試泄題案,記載很多,說法不一。實際上這是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結果?!睹魇贰こ堂粽鳌吩疲骸盎蜓悦粽z,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钡翢o疑問,這一事件對唐寅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從此唐寅絕意仕途。歸家后縱酒澆愁,游歷名山大川, 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離開蘇州,坐船到達鎮江,從鎮江到揚州,游覽瘦西湖、平山堂等名勝。然后又坐船沿長江過蕪湖、九江,到廬山。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給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后的繪畫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來。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黃州,看到赤壁之戰遺址。唐寅的《赤壁圖》即依此所畫。后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陽樓,游洞庭湖。又南行登南岳衡山。再入福建,漫游武夷諸名山和仙游縣九鯉湖。唐寅由閩轉浙,游雁蕩山、天臺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達安徽,上黃山與九華山。此時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蘇州。唐寅千里壯游,歷時9個多月,踏遍名山大川,為后來作畫增添了不少素材。。
(左圖十二幅冊頁就是唐寅描繪這一段時期感受的精彩之作,也是唐寅山水畫中筆法、筆調與思想意境走向高度成熟的標志性作品,其個人風格也非常鮮明與突出。該冊頁目前也是唐寅作品流傳下來的精品中精品,該冊頁90年時期就有國際買家出了120萬美金而收藏者拒絕出讓。因為早期收藏者是清末民初名醫應春臺、應景臺兄弟,是劉繼青先生的曾外祖父,這件藏品是當時揚州地區一鹽商為感謝應氏兄弟的救命之恩,而忍痛割愛贈送給應氏兄弟。經過幾代人的精心保管與收藏,品相保護地非常好,現在為了方便了后人學習與研究唐寅。再者收藏人的愛國意識強烈,不愿意讓這件國寶流傳海外,所以,使得后人在研究唐寅作品風格成型的過程中,增加了有力的實物參照及依據。)
唐寅返回蘇州后,家中非常清貧,妻子大吵大鬧,終于離他而去。他住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一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以賣文鬻畫為生。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以表其淡干名利、專事自由讀書賣畫生涯之志。

唐寅三十六歲時選中城北桃花塢,建了一優雅清閑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里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只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 “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叭瞻泔嬈渲?,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保ㄗT拭鳌短谱游纺怪俱憽罚┐藭r唐寅過得清閑而超脫。
![]() |
![]() |
唐寅畫 |
唐寅《王公出山圖》 |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里,后來寧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脫了殺身之禍,但也引起不少麻煩,從此思想漸趨消沉,轉而信佛,自號“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弊灾我环接≌隆疤佣U仙吏”。

明嘉靖二年(1523),54歲他健康狀況更差,這年秋天,應好友邀請去東山王家.但見蘇東坡真跡一詞中有二句: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正好觸動唐寅心境,他一陣悲傷,告別回家后,從此臥病不起,不久結束了他凄涼的一生。死后葬在桃 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親友王寵、祝允明、文徵明等湊錢安排后事,祝允明寫了千余字的墓志銘,由王寵手書,刻在石碑上。后世有關唐寅的生平事跡大多是從這墓志銘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涼,以致身后詩文幾近散軼。明萬歷年間,常熟書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詩文和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紙只字,為他搜集整理詩賦詞章。將唐寅生前散軼的近百首(篇)詩文核閱后付梓,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個較完善的詩文集傳世,一時洛陽紙貴。后來,江南著名的出版藏書家。常熟書商毛晉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為人,他在編錄《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時,又特地詳細收錄了唐寅生前詩文和軼事,豐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詩文內容,為后代積累了生動的文化資料。
唐寅墓

據《蘇州府志》,崇禎甲申三月十六,毛晉與同郡士人游春至姑蘇橫塘
王家村,因見一代才子唐寅之墓荊棘荒蕪,牛羊放逐墓園,頓生哀憫之心。他詢問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后,后嗣中唯剩一侄孫孀婦,經濟拮據,困頓城內,以致唐寅四時之祭匱乏。毛晉凄然感嘆:“是朋友之罪也,千載下讀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時與并乎?”于是,毛晉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并且擇地墓旁造三間祠堂。蘇州地方官雷起劍親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遺千古之有心者?!?br>現在唐寅故居僅存遺址,但西郊橫塘唐寅墓還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動亂期間墓地遭毀壞,后又修復。唐寅墓包括閑來草堂、六如堂、夢墨堂、墓區、神道、牌坊。整個墓地錯落有致,恬靜中透出幾分風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閑來草堂后辟為茶室。唐寅一生愛茶,與茶結下不解之緣,曾寫過不少茶詩,留下《琴士圖》、《品茶圖》、《事茗圖》等茶畫佳作。夢墨堂陳列唐寅的生平事跡。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
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動亂期間墓地遭毀壞,后又修復。盡管當年唐家在皋橋開的酒店已不復存在,唐寅故居也僅存遺址,但與唐伯虎有關的地名,在今

文學作品與特點

唐寅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能表達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落霞孤鶩圖》、《震澤煙樹圖》、《秋村圖》、《虛閣晚涼圖》、《江南農事圖》、《藕香圖》、《云槎圖》、《玩月圖》、《山路松聲圖》、《杏花圖》、《蘭亭圖》、《秋風紈扇圖》、《孟蜀宮伎圖》、《洞簫仕女圖》以及《桃花塢圖卷》等。
唐寅詩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清新,對人生、社會常常懷著岸傲不平之氣。如《把酒對月歌》中: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枝桃花月滿天。 又如詩云: 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需苦苦用機謀; 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時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除詩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經歷坎坷,見聞廣博,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賞,聲名遠播。
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繪畫作品與特點


唐寅的仕女、人物畫,大致沒有逾越南宋人物畫藩籬.尤其是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筆人物畫,那種明眸、皓齒、紅顏、粉頰……還是南朱院體畫的遺風。他的人物畫,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畫家以傳統的工筆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宮女的濃施艷抹。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艷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斗綠爭緋的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不愧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另一種是從南宋的院體脫胎而出,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代表作品有Ⅸ秋風紈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畫風由工麗變為簡逸高雅。畫家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顏輝的折蘆描參合使用,使畫面富有韻律感。

唐寅的花鳥畫,傳世作品不多,現存作品有《墨梅圖》、《風竹圖》和《鴝鵒鳴春圖》以及《臨水芙蓉圖》、《杏花圖》等,畫風遠法宋元水墨畫.近師沈周的變革創新,刻意求精。如在《墨梅圖》中唐寅用水墨畫梅花一枝,意筆寫花干,沒骨法點梅花,筆法秀逸灑脫,頗具質感。而《鴝鵒嗚春圖》則用水墨隨意點畫,較之沈周則更為活潑灑脫,較之林良、呂紀又不像他們那樣粗獷豪放,而是自有一番清新活潑之趣。
藝術特點:唐寅為傳統繪畫所作的貢獻,大致可概括為三點:其一,綜合南北二派,弘揚了文入畫的傳統。我國的傳統繪畫.到了北宋初期,由于地理條件和風格的不同,始分為南北兩大畫派。北方畫派以李成、關仝、范寬為代表,畫風深厚曠遠,石體堅凝,風骨奇峭,氣勢雄偉;而南方畫派以董源、巨然為宗師,畫風柔和溫秀,筆墨瀟灑含蓄,水墨濕潤華滋,遠近感強烈。但又有各自的弱點,比如北方畫派.筆鋒太露,缺少含蓄,缺少韻致和遠近感等;南方畫派缺少骨力、莊嚴和氣魄等。唐寅的功績就在于打破了門戶之見,從筆法、氣勢、筆意和設色上,把南北兩派不同的源流,揚長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畫的長處,最后形成結構嚴謹,風骨奇峭,筆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靈的獨特風格。他的畫,既有宋畫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畫的書卷氣,為吳門畫派的崛起,為弘揚文入畫的傳統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二,詩書畫的有機結合。

唐寅書畫的貢獻,還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畫的題材內容,促進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鳥各科的全面發展,加強文人畫自我表現意識等,都給后世造成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