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孩子叫咪咪喬
課前預習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中與布娃娃咪咪喬相關的故事,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4.留意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對布娃娃的態度,了解媽媽的情感變化。
5.能就課文中的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收拾打扮一番,我準備帶女兒出門:“寶寶走,媽媽帶你去上街?!迸畠毫⒖瘫枷蛐〈脖鸩纪尥?,不走樣地學舌:“寶寶走,媽媽帶你去上街?!?br>
我把女兒放進自行車的后座,對她說:坐好。女兒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拍拍它:坐好!對這一切我已習以為常。在女兒數年的堅持下,我們家的所有成員都默認這個布娃娃是有生命、有人權的。女兒叫小喬,她的布娃娃叫咪咪喬,咪咪喬是女兒的女兒,小喬早已成功地為咪咪喬爭得一席之地。
第一次爭取人權的行為是這樣發生的,我見咪咪喬已經舊了,就好心好意地對女兒說:“不要它好嗎?媽媽另外給你買一個更大更漂亮的?!迸畠撼聊撕靡粫海D頭問爸爸:“媽媽是不是也對你說過不要我,她另外給你生一個更好的?”我和丈夫面面相覷,十分驚訝這話出自5歲小姑娘的口??吹脚畠耗菑埿∧槤M是憤恨,我們都沒敢吭聲。
那天,女兒和咪咪喬并排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丈夫走過去一屁股坐下,女兒馬上瞪大眼睛大叫:“哎呀,疼死了!”丈夫嚇了一跳,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坐在咪咪喬的身上,女兒是在替布娃娃叫疼。總之,女兒持之以恒地使家里每一個人都不敢忽視咪咪喬的存在,都承認咪咪喬的生命及生存權。這種承認多少有些虛偽和應付,因為每個成人實際上都不可能把布娃娃當作有生命的活人。
我們哼哼哈哈地附和、將就,但女兒要是不在跟前,我腰酸背痛時會一把拎過咪咪喬墊在后面,丈夫看球賽一激動就對身邊的咪咪喬又打又拍。女兒發現后自然是傷心無比。而我們只在女兒眼淚汪汪時做出慚愧和道歉的表情,事過之后一切如舊。
假日的街頭,熱鬧和擁擠數倍于平時,我的自行車是在綠燈變化前最后一剎那駛過十字路口的。在路口中央崗亭的交警注視下,我猛蹬了幾下騎了過去。
不料,背后的女兒尖聲叫起來,小身體也使勁地往后撐。原來,咪咪喬不知怎么掉下去了。我回頭一看,它正手腳朝天地躺在路口中間,遠遠看去,真像無辜又無助的嬰兒。
這時,兩邊排著長龍的汽車已經發動,“突突突”地向咪咪喬駛去,眼看它被軋得粉身碎骨已是無法避免的事,女兒大哭著朝它奔去。我連忙死死按著女兒不敢松手。女兒放開嗓門,朝那位交警大聲哭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我本以為女兒的喊聲不會有什么效果,不料奇跡發生了:那位交警朝我們看了看,迅速轉身,果斷地做了一個手勢,兩邊的汽車發出一片緊急停車的刺耳聲,最前面的車子急剎在離咪咪喬不到1米的地方。年輕的交警敏捷地跳下崗亭,把布娃娃拾了———不,抱了起來,然后示意汽車繼續前行,自己則快步來到已經驚呆了的我們母女倆跟前。
我趕忙迎上前。交警立正,舉手敬禮:“請照顧好您的孩子!”他并不把布娃娃交給我,而是轉身兩步走到女兒跟前,鄭重地把布娃娃交給她,又是一個立正敬禮:“請照顧好你的孩子!”這次是對女兒說的,他所說的“孩子”分明是指布娃娃咪咪喬。
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眼前這個年輕的警察可以如此鄭重認真地對待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布娃娃!他懂得小女孩視布娃娃為自己的孩子相比較起來,我平時對女兒的敷衍就顯得虛偽多了。
當天晚上,我守在熟睡的女兒身邊,布娃娃咪咪喬照常躺在女兒的枕邊,仍是一副憨態可掬的笑模樣。我拿起布娃娃,腦海里不停地重播白天那一幕:年輕的交警舉手敬禮:“請照顧好你的孩子!”
正感到十分慚愧,我觸到布娃娃的小裙兜里有什么東西,輕輕掏出來一看,原來是用白紙細心包好的咪咪喬斷了的指頭,是女兒為之傷心痛哭的手指。我心頭隱隱作痛,馬上起身去想法補好那只小手。那不只是普通的布娃娃的手,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女兒的“女兒”病了,受傷了,外婆還會無動于衷嗎?肯定不會。
夜深了,懷抱修好的咪咪喬,看著熟睡的女兒,夜色竟是那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