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苯酰替苯胺
物理性質
性狀:白色粉末
密度(g/mL ,25/4℃):不確定
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不確定
熔點(oC):133-134
沸點(oC):不確定
沸點(oC,0.5mmHg):不確定
折射率:不確定
閃點(oC):不確定
比旋光度(o):不確定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oC):不確定
蒸汽壓(20oC):不確定
飽和蒸氣壓(kPa,60oC):不確定
燃燒熱(KJ/mol):不確定
臨界溫度(oC):不確定
臨界壓力(KPa):不確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不確定
爆炸上限(%,V/V):不確定
爆炸下限(%,V/V):不確定
溶解性:不確定
作用與用途
常溫常壓下穩定,有毒,有刺激性
貯存方法
避光,通風干燥處,密封保存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小鼠腹腔LD50:
2、主要的刺激性影響
在皮膚上面:可能引起發炎
在眼睛上面:可能引起發炎
過敏作用:沒有已知的敏化影響
生態學數據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65.06
2、 摩爾體積(m3/mol):170.5
3、 等張比容(90.2K):472.7
4、 表面張力(dyne/cm):58.9
5、 極化率(10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2.9
2、 氫鍵供體數量:2
3、 氫鍵受體數量:2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2
5、 互變異構體數量:5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55.1
7、 重原子數量:16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236
10、 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量:1
安全信息
安全標識:S22 S24/25
性質與穩定性
1.苯甲酸鈉也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劑。使用時轉化為有效形式苯甲酸。使用范圍及使用量參見苯甲酸。此外,也可作為飼料的防腐劑。
2.該品用作食品添加劑(防腐劑)、醫藥工業的殺菌劑、染料工業的媒染劑、塑料工業的增塑劑,也用作香料等有機合成的中間體。
3.苯甲酸鈉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劑,能防止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保存期。在飲料、罐頭、果汁、冷食、醬油、醋等食品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使用范圍及使用量參見苯甲酸。也可作為飲料的防腐劑。
4.用作水基膠黏劑的防腐劑。也可用作食品、化妝品、洗滌劑、涂料、牙膏等的防腐劑,也用作塑料增塑劑、醫用殺菌劑、媒染劑及用作制造香料的原料。用作化妝品、洗發水等化妝品防腐劑時,用量約為0.1%,如與尼泊金酯類并用有協同效應。不允許用于食用肉類及維生素B1中。
5.苯甲酸鈉用作電鍍添加劑,例如酸性鍍鋅的添加劑。
6.可用于化妝品、膠黏劑、涂料、香料等防腐。
合成方法
1.由苯甲酸與碳酸氫鈉中和而得。將水和碳酸氫鈉加入中和鍋,加熱至沸溶解成碳酸氫鈉溶液。攪拌下投入苯甲酸,至反應液pH為7-7.5。加熱使二氧化碳逸盡,加活性炭脫色半小時。抽濾,濾液濃縮后緩緩放入結片機液盤內,經滾筒干燥結片,粉碎,得苯甲酸鈉。消耗定額苯甲酸(99.5%)1045kg/t、碳酸氫鈉(98%)610kg/t。在中和鍋中用32%的純堿溶液將苯甲酸中和至Ph值為7.5,中和溫度控制在70℃。中和液用0.3%的活性炭脫色后真空吸濾,濾液經濃縮、干燥即成粉狀苯甲酸鈉產品。
2.甲苯氧化法 苯甲酸可由鄰苯二甲酸酐水解、脫羧制得;亦可由甲苯氧化、水解制得;還可直接由甲液相氧化制得。苯甲酸再經Na2CO3中和即成鈉鹽。甲苯氧化法的反應式如下:
①甲苯氧化 將甲苯2200kg、萘酸鈷2.2kg用泵送入氧化塔內(鋁質,700mm×8000mm),通夾套蒸汽加熱到120℃,此時甲苯沸騰。這時啟動6.0m3的空壓機,壓縮空氣經緩沖罐自塔的底部進入甲苯溶液中,發生氧化反應。該氧化反應是放熱的,所以反應溫度不斷上升,但最高不能超過170℃。
因此中途塔夾套不僅要停止加熱,而且要切換通水冷卻。氧化反應時有大量甲苯蒸氣及水蒸氣從塔頂排出,進入20m2的蛇管冷凝器,冷凝成液體再進入分水器,甲苯由分水器上部返回氧化塔,水從分水器下部分出,然后進入計量槽。分水器上蓋有尾氣排出管,尾氣經排出管至緩沖罐進入活性炭吸收塔,以吸附其中的甲苯。定時向塔內直接通蒸汽,以解吸被吸附的甲苯,后者經冷凝、分水、干燥后回收再用。甲苯在170℃氧化時間約12~16h,甲苯轉化率可達70%以上。
②脫苯 氧化液放入脫苯釜(1500L,帶夾套),在0.08MPa真空下通夾套蒸汽加熱至100~110℃,用壓縮空氣鼓泡的辦法將未反應的甲苯蒸出,進入10m2的冷凝器,冷凝液進入分水器回收再用。
③蒸餾 脫苯后的苯甲酸還含有雜質及有機色素,需再進行蒸餾。將料液放入蒸餾釜(搪瓷或不銹鋼),加熱并控制料液溫度為190℃,苯甲酸便蒸出而進入蒸餾塔(270mm×6000mm,有7塊塔板),控制塔頂溫度為160℃,餾出物經套管冷卻進入中和釜,便得到純凈的苯甲酸。
④中和 苯甲酸進入中和釜后,及時加入預先配好的純堿溶液中和(300L蒸餾水加純堿140kg,可中和苯甲酸200kg左右)。中和溫度以70℃為宜,中和物料以pH值7.5為終點。為除雜色,按中和物料3%加入活性炭脫色,然后通過真空吸濾,即得無色透明的苯甲酸鈉溶液(含量50%)。
⑤干燥 將苯甲酸鈉溶液經滾筒干燥,或箱式噴霧干燥即成粉狀成品。
3.苯甲酸甲酯與NaOH溶液反應制備 將減壓精餾制得的苯甲酸甲酯加入四口燒瓶中,恒溫水浴加熱并控制溫度,開啟攪拌器,達到設定反應溫度后用分液漏斗滴加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生成甲醇及時蒸出,皂化反應制得苯甲酸鈉溶液或糊狀物。測定反應液的pH值以控制反應終點,pH=8時結束反應。對制得的苯甲酸鈉直接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苯甲酸鈉固體,分析苯甲酸鈉質量指標,考察不同的NaOH濃度及不同的反應溫度對皂化反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