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磷酸三丁酯
物理性質
性狀:無色液體。
密度(g/mL,25℃):0.925
熔點(oC):-80
沸點(oC, 0.95kPa):118-125
折射率:1.431
閃點(oC):121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
作用與用途
避免與強氧化劑、強堿、水接觸。
性質與穩定性
用作潤滑油的增強劑、防腐劑、熱穩定劑
貯存方法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堿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
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毒理學數據
1、皮膚/眼睛刺激性:開始刺激試驗:兔子皮膚接觸,10mg/24H;
標準德來塞實驗:兔子皮膚接觸, 5mg/24HREACTION SEVERITY,強烈反應;
標準德來塞實驗:兔子眼睛接觸,500mgREACTION SEVERITY,中等反應;
2、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3mg/kg;
大鼠吸入LC:>220ppm/6H;
兔子皮膚接觸LD50:2mg/kg;
生態學數據
該物質對水有稍微的危害。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3.8
2、 氫鍵供體數量:0
3、 氫鍵受體數量:3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12
5、 互變異構體數量: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27.7
7、 重原子數量:16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110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3265 8/PG 3
危險品標志: 腐蝕
安全標識:S26 S45 S36/S37/S39
危險標識:R21 R34
合成方法
可采用異氰酸酯法、先胺解法或后胺解法等。后胺解法是先用三氯化磷、甲醇制成亞磷酸二甲酯,再加入定量硫黃粉后通氨反應得到二甲基硫代磷酸銨,再與氯乙酸甲酯縮合成硫代磷酸酯。然后在低溫下與一甲胺進行胺解反應生成氧化樂果原油。后胺解法得到的原油含氧化樂果70%以上,以三氯化磷計收率42%。市售的氧化樂果為40%乳油。原料消耗定額:三氯化磷710kg/t、甲醇490kg/t、氯乙酸甲酯(90%)690kg/t、一甲胺(40%)350kg/t、硫磺155kg/t、液氨110kg/t。后氨解法
二甲基硫代磷酸銨鹽的制備 將亞磷酸二甲酯與硫黃懸浮劑在25~30℃通氨反應1.5~2h制得。
O,O-二甲基-S-(甲氧羰基甲基)硫代磷酸酯的制備 將氯乙酸甲酯與二甲基硫代磷酸銨鹽反應制得,加少量催化劑(如NaI),反應溫度控制在55~60℃。
氧樂果的合成 O,O-二甲基-S-(甲基羰基甲基)硫代磷酸酯與一甲胺反應,溫度-5~10℃,一甲胺過量,氯仿為溶劑。
先氨解法
異氰酸酯法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51.37
2、 摩爾體積(m3/mol):182.1
3、 等張比容(90.2K):446.1
4、 表面張力(dyne/cm):35.9
5、 介電常數:無可用
6、 偶極距(10-24cm3):無可用
7、 極化率: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