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苯三唑醇
物理性質
性狀:無色結晶固體。
熔點(oC):125~129
沸點(oC):541
閃點(°C):100
蒸氣壓(kPa,25oC):1E-12 (25 C)
溶解性:不能溶于水的
作用與用途
如果遵照規(guī)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
性質與穩(wěn)定性
廣譜、高效、內吸性殺蓖劑。能滲透葉面的角質層而志入植株組織,有保護、治療和鏟除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果樹黑星病、腐爛病,香蕉、花生葉斑病及各種作物的銹病、白粉病等。防治花生銹病、葉斑病,棉花、大豆銹病,用30%乳油6~9mL/100 m2對水噴霧,間隔12~15d噴1次,共噴2~3次。防治菜豆及葫蘆科蔬菜的葉斑病、白粉病、銹病、菜豆炭疽病、角斑病,用40%乳油7.5mL/100m2,基腐病用12mL/100m2,甜菜褐斑病用15~30mL/100m2,白粉病、銹病用10.5~12mL/100m2對水后莖葉噴霧。防治蘋果銹病、黑星病用0.0125%~0.0188%含量,對蘋果白粉病有明顯副作用,應特別注意。此外,還可應用于桃瘡痂病,麥葉穿孔病,梨銹病、黑星病以及菊花、石竹、天竺葵、薔薇等觀賞植物的銹病。
合成方法
將3,3-二甲基-2-丁酮氯化制得1-氯-3,3-二甲基-2-丁酮, 然后與4-苯基-1-苯酚縮合制得3,3-二甲基丁酮基聯(lián)苯基醚,再三硫酰氯氯化成1-氯-3,3-二甲基丁酮基聯(lián)苯基醚,進而與1H-1,2,4-三唑縮合成1-[(1,1'-聯(lián)苯)-4-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1)-2-丁酮。產物在甲醇溶液中用硼氫化鈉在室溫下還原12h,或者用甲酸、三乙胺還原,均可制得雙苯三唑醇。
貯存方法
保持貯藏器密封、儲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確保工作間有良好的通風或排氣裝置
毒理學數(shù)據
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5mg/kg;大鼠吸入LC50:>717 mg/m3/1H;大鼠皮膚接觸LD50:>5mg/kg;大鼠腹膜腔LD50:725mg/kg;小鼠經口LD50:4200mg/kg;小鼠皮下LDL0:5mg/kg;狗經口LD50:>5mg/kg;鵪鶉途徑未知LD50:>1 mg/kg;
生態(tài)學數(shù)據
對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tǒng),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huán)境
計算化學數(shù)據
1、 疏水參數(shù)計算參考值(XlogP):4.2
2、 氫鍵供體數(shù)量:1
3、 氫鍵受體數(shù)量:4
4、 可旋轉化學鍵數(shù)量:6
5、 互變異構體數(shù)量: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60.2
7、 重原子數(shù)量:25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398
10、同位素原子數(shù)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2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shù)量:1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2811 6.1/P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