鍆
作用與用途
具強放射性,有12種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在溶液中主要以Md2+形式存在。可與硫酸鋇共沉淀。
合成方法
制法 研究鍆的性質一般總是用256Md,不僅是因為它有著77min的半衰期,還因為此核素可以通過用輕的或重的離子與錒系靶核作用的若干種毫靶截面的核反應而制得。已發現用強α粒子束在一兩個小時內轟擊1μg量的254Es會產生約106個256Md原子。
Md與其他錒系元素的分離,或通過還原反應先使Md3+轉化為Md2+后再加以分離或者用色譜分離法直接分離Md3+。曾經有用α羥基異丁酸作為洗提劑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來分離Md3+,這個方法至今仍被廣泛使用。Horwitz和其伙伴發明了一種用硝酸作洗提劑,通過被有機萃取劑雙(2-乙基己基)磷酸飽和了的二氧化硅粉末柱高效而迅速的將Md3+分離出來。利用萃取劑雙(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對二價離子的親和性小于對三價、四價離子可將鍆(Md2+)分離:在一含有吸附在下半部氟碳化合物粉末上的HDEHP的萃取柱的上半部用新鮮的Jones還原器[Zn(Hg)]還原0.1mol/L鹽酸中的痕量鍆,二價鍆迅速用0.1M鹽酸洗提,而其他錒系元素被萃取劑留住,分離迅速,但所得鍆含有少量來自Jones還原器中的Zn2+及Eu2+,通常需要預先加入洗提劑來防止Md2+被萃取劑重新氧化。
最后,可通過電化學還原法得到金屬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