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羥基-5-甲基異唑
物理性質
性狀:純品為白色晶體。
熔點(oC):86~87
蒸氣壓(kPa,20oC):1.333
溶解性:易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等有機溶劑,25℃時在水中溶解度為85g/L。對酸、堿穩定,無腐蝕性。
作用與用途
對酸、堿穩定,無腐蝕性。
性質與穩定性
1.一種防治稻棉苗期立枯病的高效低毒內吸傳導性殺菌劑,并兼具優良的植物生長激素的功能,在水稻播種前后或出苗后以600ppm進行土壤灌澆,防治稻苗立枯病有特效,防效在93%以上。用含300-600ppm有效成分的藥劑施于栽種的稻苗、甜菜、樹苗等地里,能防治由鐮刀霉菌、絲囊霉菌、腐霉菌和伏革菌屬引起的病害。含0.5-1%有效成分的藥液可作甜菜的種子處理劑。
2.內吸性土壤殺真菌劑,種子消毒劑,并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霉靈對土壤真菌、苗腐菌、腐霉菌、鐮刀菌、伏革菌、絲核菌、猝倒病菌防治效果尤佳。如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苗床用30%水劑500倍液,每平方米3L,在苗前或苗后施藥,隔周重復1次。若將甜菜種子100kg,用70%可濕性粉劑350~750g拌種,可防治甜菜猝倒病。
合成方法
制備方法一
β-氯代巴豆酸乙酯的制備 將乙酰乙酸乙酯與0.115mol的五氯化磷加入到40mL苯中,于-8~-5℃攪拌反應3h,再加入30mL甲醇與30mL水溶液分解氯化氧磷,減壓蒸餾得β-氯代巴豆酸乙酯淡黃色液體,b.p.50~52℃/1.33×103Pa,折射率1.4567,產率77%~78%(文獻值:b.p.51℃/1.33×103Pa,折射率1.4596)。β-氯代巴豆酸乙酯的制備也可采用非溶劑法,后處理采用水分解氯化氧磷、靜置分層工藝。操作過程:將乙酰乙酸乙酯與0.067mol的五氯化磷于0℃攪拌反應6h,控制溫度不超過10℃,滴加水分解氯化氧磷,靜置30min,將淡黃色液體減壓蒸餾,制得β-氯代巴豆酸乙酯,收率85%。
噁霉靈的合成 將45.2g (0.807mol)氫氧化鉀溶于200mL甲醇中,滴加含16g (0.228mol)鹽酸羥胺水溶液,于0~5℃滴加含20g (0.133mol)β-氯代巴豆酸乙酯的40mL甲醇溶液,在68℃攪拌反應4h,反應結束后再30mL濃鹽酸中和至pH=1,過濾、減壓蒸餾回收溶劑,殘液經冷卻、過濾、干燥得12.2g無色針狀結晶,m.p.81~82.5℃ (文獻值:81℃),純度98%,產率90%。
制備方法二
將乙酰乙酸乙酯用五氯化磷氯化,制成3,3-二氯丁酸乙酯,然后用鹽酸羥胺反應生成N-羥基-3,3-二氯丁酰胺,再與氫氧化鈉反應,脫酸,環合制得噁霉靈。
制備方法三
在苯中加入0.02mol芐基羥胺和0.02mol雙乙烯酮,加熱回流1h,得75%芐基乙酰乙酰基氧肟酸。取0.01mol芐基乙酰乙酰基氧肟酸于甲醇中,在20%Pd-C存在下,氫氣流中搖動3h,混合物過濾,濾液蒸發,所得殘留物放在用鹽酸飽和的乙醇中放置過夜,然后在真空下蒸發,得71%產品。
貯存方法
-70°C密閉,避光,通風干燥處
毒理學數據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3112 mg/kg;
大鼠外用LD50:>10 gm/kg。
大鼠注射LD50:>1 gm/kg;
大鼠皮下LD50:1884 mg/kg
小鼠經口LD50:1968 mg/kg;
小鼠外用LD50:>2 gm/kg
小鼠皮下LD50:1167mg/kg;
小鼠注射LD50:445mg/kg;
兔子經口LD50:>1 gm/kg。
兔子外用LD50:>2 gm/kg
小雞經口LDLo:>1 gm/kg。
生態學數據
通常對水是稍微危害的,不要將未稀釋或大量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計算化學數據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0.1
2、 氫鍵供體數量:1
3、 氫鍵受體數量: 2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38.3
6、 重原子數量:7
7、 表面電荷:0
8、 復雜度:128
9、 同位素原子數量:0
1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1、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3、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 共價鍵單元數量:1
安全信息
危險品標志: 有害
危險標識:R53 R4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