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2-氯-2-苯基乙酰氯
物理性質
性狀:黃色或橙色透明液體
密度(g/mL,25℃):1.303
沸點(oC,23mmHg):120
折射率(n20/D):1.544
閃點(oC):51
溶解性:與水分解
作用與用途
常溫常壓下穩定,避免與不相容材料,濕空氣,水接觸。
與濕空氣,水,強堿,醇反應。
貯存方法
密封儲存,儲存于陰涼、干燥的庫房。遠離熱源,火花,火焰,易燃易爆區。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3.1
2、 氫鍵供體數量:0
3、 氫鍵受體數量:1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2
5、 互變異構體數量: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17.1
7、 重原子數量:11
8、 表面電荷:0
9、 復雜度:141
10、 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1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量:1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3265 8/PG 2
危險品標志: 腐蝕
安全標識:S26 S45 S36/S37/S39
危險標識:R36/37
性質與穩定性
二、用途 酸堿指示劑。試驗錫。有機合成。
合成方法
1.目前國內大多采用甲酸還原法生產碘化鉀。即以碘與氫氧化鉀作用生成碘化鉀和碘酸鉀,再用甲酸或木炭還原碘酸鉀而得。但此法中有碘酸鹽生成,產品不宜作為食品添加劑。食品級碘化鉀可采用鐵屑法生產。
2.鐵屑法即以碘和鐵屑為原料。將一份鐵屑置于反應器中,加入7份(質量)的水,在65~cT(溫度過高碘容易升華)分批加入3.3份的碘。加入碘片后溶液呈深紅棕色,待溶液呈淡綠色后方可加入第二批碘片。然后濾去鐵屑,得到碘化亞鐵溶液,將此溶液加入10:3(質量)的碳酸鉀水溶液,生成碳酸鐵沉淀和碘化鉀溶液。靜置溶液,待澄清后析出上層清液,加熱濃縮至相對密度1.75~1.81后再過濾;濾液繼續蒸發至相對密度1.93~1.98時,趁熱過濾。冷卻至60~70℃靜置結晶,分離后在70~90℃下干燥得無水碘化鉀產品。
將碘放入反應器中,加入水攪拌,慢慢加入氫氧化鉀溶液進行反應得到pH5~6的碘酸鉀溶液,再加入甲酸還原,調節溶液pH為9~10,加熱保溫,靜置過濾。經濃縮,冷卻結晶即可。或者由鐵屑與碘反應,生成碘化鐵與碘化亞鐵的混合物,然后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碘化鉀。還可以用氫碘酸與碳酸鉀在氫氣流中反應,得到碘化鉀。
3..碳酸氫鉀與氫碘酸反應可制得碘化鉀。使用純的氫碘酸溶液和精制的碳酸氫鉀反應,然后在弱堿性下導入H2S使微量的碘消失。如有沉淀,進行過濾,濾液在弱堿下直接濃縮。當結晶析出時,冷卻并攪拌,使成細小的結晶,離心脫水,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儲存于氫氧化鉀的干燥器中。如在氫氣流中加熱碘化鉀至725℃,以除去晶體內部包含的母液即可得純的碘化鉀。
4..甲酸還原法 將工業級碘片加入帶攪拌的反應器,加入水,在攪拌下緩慢加入相對密度為1.3左右的氫氧化鉀溶液使其反應完全。反應溶液呈紫褐色,ph值為5~6時,容器中出現部分碘酸鉀結晶。在溶液中緩慢加入甲酸,還原碘酸鉀。經甲酸還原后的溶液再加入苛性鉀,調ph值為9~10。通入蒸汽,保溫1~2h。加入除砷劑、除重金屬劑,靜置、過濾除去不溶物,得到清亮濾液,經蒸發濃縮至大部分結晶析出,再經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將結晶在110℃干燥,制得碘化鉀成品。其反應式如下。
5..鐵屑還原法 將理論量100%~103%的苛性鉀加入盛有蒸餾水的反應器中,在攪拌下分次加入定量碘,于80~90℃保溫攪拌反應約1h,反應液為棕色,ph值為6~7時,出現碘酸鉀結晶。將反應液降溫至30℃以下,加入鐵屑使碘酸鉀還原成碘化鉀。開始反應劇烈,待反應液緩和后,加熱煮沸,繼續攪拌反應1~2h,然后用10%的苛性鉀溶液調節ph值為8,加入除砷劑和除重金屬進行溶液凈化,靜置、過濾,除去砷和重金屬等雜質,將濾液蒸發濃縮析出結晶,再經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制得食用碘化鉀成品,其反應式如下。
7.硫化物法 由硫酸鉀與硫化鋇作用,生成硫化鉀。再用硫化鉀和碘反應,除去硫磺,濃縮,干燥,即得成品。鐵屑法原料易得,價格便宜,生產安全,操作易掌握,但收率偏低。還原法甲酸來源有限,生產過程中有碘酸鹽生成,成品不宜作食品添加劑,但工藝比較簡單。中和法所用氫碘酸系強酸,腐蝕性強,需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但所得成品純度較高。
8.中和法 將氫碘酸與碳酸鉀在氫氣流中反應而得。
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LD50:4000mg/Kg(大鼠經口);4720mg/Kg(兔經皮)。
LC50:9400mg/m3,2小時(小鼠吸入)
生態學數據
對水是稍微危害的,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23.24
2、 摩爾體積(m3/mol):123.8
3、 等張比容(90.2K):247.0
4、 表面張力(dyne/cm):15.8
5、 極化率(10-24cm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