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
-
秘姓來源
秘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官職,出自秦、漢朝時期秘祝之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漢有秘祝之官,以官為氏,望出天水。其后裔以官名秘為姓。”
秦朝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最早由戰國末期秦國宰父呂不韋秘密創立,以維護秦始皇嬴政的功德尊嚴,漢朝時期沿襲之。
“秘祝”的主要任務是,凡當有帝王國君有不詳的災難、禍事、過錯等發生,就將其移過于指定的臣子名下,由該臣子承擔災過,這個過程稱為“秘祝”。其職能,類似于戰國初、中期的各諸侯國宮廷卜師或太史令“行褂”。不過,卜師或太史令是公開“行褂占卜”、祈算福禍,而“秘祝”則是當已發生災禍或有災禍苗頭時,或氏在帝王國君有過錯時,將其秘密地轉嫁給臣子或民眾。當然,“秘祝”有時也有在帝王的旨意下將祥福之事秘密轉移給親信臣子之事,但畢竟極少。
“秘祝”之官由王族貴胄或帝王極其親信之人擔當,僅對帝王一人負責,多為世襲,權勢極大。漢文帝劉恒對此官職曾深感痛惡,他在漢前元十三年(公元前166年)下詔,廢除了“秘祝”之官職,并且對眾大臣聲明:“即便是百官的錯誤和罪過,也要由皇帝來負責!”由此,開啟了漢王朝“文景之治”的宏偉篇章,為后來的漢武帝創建雄居東方的大漢帝國奠定了基礎。
“秘祝”的后裔以其官職之稱為姓氏,以念先族威赫,世代相傳,稱秘氏。
第二個淵源:源于姜姓,出自十六國時期隴西南安郡古西羌豪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著名漢朝史學家范曄在《后漢書》中記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岳。”又據史籍《西秦錄》記載,“秘姓為西羌姓,出南安郡西羌豪門,其首領秘宜曾帥諸羌胡五萬余人歸降于西秦國。”
公元385年11月,代鎮使持節、都督討西胡諸軍事、鎮西將軍乞伏國仁,在苑川河畔建立了西秦國,東征西討,使西秦國雄傲一時,位于南安郡(今甘肅隴西)的西羌族豪門首領秘宜,將所統部族歸附于乞伏氏所建西秦國。這部分西羌族人的后裔中,有人取其氏族首領“秘宜”的漢字諧音為姓氏,稱秘氏。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臨潭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托克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2/18℃
- 濱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于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稷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