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
河姓來源
河姓起源
源于風姓,出自伏羲氏裔孫的分封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伏羲氏,燧人氏之子,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伏羲氏為湯古氏的后裔,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為“颺”。因十日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湯谷的主人。《海外東經》證曰:“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裝組合為“早”,亦稱“暘”。后因臨水而居改稱“湯”,所以十日族后來皆以湯為姓氏,稱湯姓,比姜、姬之姓古老很多。
百家姓在民族分衍的過程中,湯姓又分衍出湯河氏,分居于古淮河流域(今江蘇淮安楚州廢黃河古道),其子孫后裔以所居之地為姓氏,稱河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唐朝時期的古河州,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河州,在秦、漢時期稱隴西,到了唐朝時期稱“河州”,故址在今甘肅省的臨夏回族自治州一帶地區。在史籍《廣輿記》中記載為:“河州,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衛。”
漢、唐時期,隨著民族融合進程的發展,有河州的羌、氐、突厥、匈奴等少數民族以居地名稱為漢化姓氏,即稱河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于古高麗族,出自朝鮮半島高麗國康州河道總管大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公元十八世紀初李氏朝鮮景宗李昀執政時期(公元?~1724年在位),朝鮮半島災荒頻乃,貧苦民眾不堪忍受封建統治者的壓榨與饑餓之苦,開始不斷違禁越鴨綠江、或破違海禁遷入中國的東北、山東境內。
到了公元十九世紀中葉,朝鮮半島人民更是多批次、大規模地遷入中國,在與東北地區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東北邊疆,長期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朝鮮族。河氏,即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境內的一支。該支河氏的始祖為漢、唐時期的古新羅國人,原籍晉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晉州市),在高麗顯宗(元文大王)王詢執政時期(公元1009~1031年在位),其先為河道總管的,后因功晉升為工部侍郎、康州河道總管大臣,官至尚書。“河拱辰”本不是人的姓名,而是王氏高麗時期河道總管的官職稱謂,主管漕運以及相關的工務,其后代子孫分衍為江陵(今韓國江原道江陵市)、江華(今韓國江華郡)兩支,本貫均為晉州。朝鮮半島歷史上各勢力原來一直使用漢字,自明正統十一年(李朝世宗荘獻大王李祹六年,公元1446年)起,李氏朝鮮世宗荘獻大王李祹開始創建高麗文,“河拱辰”的高麗文為“??????”。
進入中國后,在河拱辰的后裔子孫中,有取先祖官職稱謂的漢義字為姓氏者,稱河氏(???),世代相傳至今。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阜寧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東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臨清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保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賀蘭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夏河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