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宣城鄧氏初修族譜,著者待考,始修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修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安化潺溪坪宣城鄧氏族譜,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飽義公五世孫煥良、煥讓派下七修,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湖嫩省圖書館。
注:上述二譜中序稱:吾鄧氏本姓李,乃南唐烈祖李升之后,長子璟是為元宗,生子十人,而第八子名從鎰,封蔣國公。“元宗殂,后主煜,名從嘉,從鎰乃從母弟也。主甚愛之,加封鄧王,出鎮(zhèn)宣城。”宋太祖詔令攻金陵,城陷,李后主請降,授光祿大夫,而錄用其子弟。從鎰子衡,字天和,恥受命,乃操舟登金陵由洪都而上止新淦之金(淦)水渡,卜筑于桃花溪。宋太宗即位,詔江南諸路捕南唐宗室,衡乃易李姓,以父封國鄧為氏,祝發(fā)為僧,游閩越間。后主殂而捕令除,衡復還桃花溪,遞傳至忠旺,生三子,長子飽仁居江西,次子飽義,名連,字仲高,由鄉(xiāng)薦官楚之常德府武陵郡守,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解組,偕三弟飽禮同上辰州,飽禮卜居沅陵漪溪,飽義卜居溆浦櫟楊鄉(xiāng),尊飽義為一世祖,生處厚、處恭、處仁、處義四子,次子處恭由溆浦遷長沙之安化十四都潺溪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