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
-
茌姓來源
茌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曹國古茌丘,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姬振鐸)被其兄周武王封于曹(今山東定陶),建曹國,都陶丘,轄地大致為今山東定陶一帶,為伯爵諸侯國。當時的曹國有地名叫重邑,后改為茌丘。
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三年(曹廢公曹陽十五年,宋景公子頭曼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景公發動了擊滅曹國之戰,曹國滅亡,宋景公改茌丘為茌邑,后又改為山茌城(今山東濟南歷城黨家莊鎮一帶)。曹國滅亡之后,居于山茌城的故曹國貴族以及原住民中,有冠以邑名為姓氏者,稱茌丘氏,后省文簡改為單姓茌氏、丘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茌氏史稱正宗。
姬姓茌氏族人皆遵奉曹叔振鐸(姬振鐸)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后裔吳中,屬于以帝王賜爵名稱為氏。吳中(公元1373~1442年),武城人。著名明朝重臣。明朝洪武末年為營州后屯衛經歷。明成祖朱棣取大寧,迎降。因運軍餉、守御有功,晉升為右都御史。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改任工部尚書,后從北征,艱歸,改任刑部尚書。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吳中與戶部左侍郎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等同上奏北征軍餉困難,因而違反了帝意,被關進監獄。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后復官,加封太子少保。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從征樂安,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坐以官木石遺中官楊慶作宅,下獄,后被保釋,奪祿一年。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復官,升任太子少保。吳中勤敏多計算,先后在工部二十余年。今北京的宮殿、長、獻、景三帝寢陵,皆分所營建。吳中職務填委,規畫井然。然不恤工匠。湛于聲色,時論鄙悖。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吳中病逝,終年七十歲,明英宗追封其為“茌平伯”,賜謚號為“榮襄”。
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五年(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英宗親率五十萬明軍與蒙古瓦剌部七萬軍之間進行“土木堡戰役”,明軍大敗,明英宗被俘。其弟朱祁鈺在賢臣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公元1398~1457年)等人的扶持下登基,是為明景帝。據說在此期間,吳中家族之人支持于謙。明景帝朱祁鈺景泰八年(明英宗復位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乘明景帝患病之機發動政變,推翻明景帝之后復位。在明英宗發動政變之后,于謙被冤殺,官場大亂,吳中的后裔子孫中有人為了避禍亂而改以先祖封爵稱號為姓氏,稱茌氏,世代相傳至今。
姜姓茌氏族人皆遵奉茌平伯吳中為得姓始祖。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阜寧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東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臨清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保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賀蘭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夏河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