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第8個字的詩句
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流轉風光無間斷,此身元與化功參。 -- 出自宋·洪咨夔·謹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
- 延年國釗女寵,無此土木丹青妖。 -- 出自宋·洪咨夔·唐何循吏廟
- 吾身元與三才并,此性須存一點明。 -- 出自宋·洪咨夔·長寧高守見寄用韻奉酬
- 文陳疏舉時密啟,此語多秘世莫知。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范希文
- 應須超世累,宴坐此忘言。 -- 出自宋·蔡襄·題何山人大隱閣
- 朝家若有觀風使,此語請與風人詩。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高若訥
- 官舍今稀訟,轓車此駐行。 -- 出自宋·蔡襄·題福州釋迦院幽幽亭
- 強倚欄干還自問,此情何處是邊涯。 -- 出自宋·蔡襄·莫春登南門
- 風雅遺芬岳有神,此山靈祀越千春。 -- 出自宋·蔡襄·漳南十詠·圓山廟
- 聞道故人時拂拭,此生無奈舊情何。 -- 出自宋·蔡襄·和子發(fā)
- 貧薄奉親須仰祿,此心安敢系軒裳。 -- 出自宋·蔡襄·將赴京留題山莊西壁
- 當時歌舞何年盡,此意古今無處窮。 -- 出自宋·蔡襄·經(jīng)錢塘故宮
- 送汝給孤園里去,此生長伴大牛車。 -- 出自宋·蔡襄·送馴鹿與車禪長老
- 師律先憂寄,朝家此得人。 -- 出自宋·蔡襄·序賓亭
- 浮生多半在離別,此意明知未肯閒。 -- 出自宋·蔡襄·至睦州
- 越江深見底,誰識此心堅。 -- 出自唐·任翻·越江漁父
- 簾外煙和月滿庭,此時閑坐若為情。 -- 出自宋·李珣·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唯有淚沾衣。 -- 出自清·吳偉業(yè)·圓圓曲
- 不是長干住,那從此路行。 -- 出自唐·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 前時射鵠徒拋箭,此日求魚未上鉤。 -- 出自唐·方干·山中言事八韻寄李支使
- 卻憶鴟夷子,當時此泛舟。 -- 出自唐·方干·早發(fā)洞庭
- 混元融結后,便有此溪名。 -- 出自唐·方干·處州洞溪
- 是非生死多憂惱,此日蒙師為破迷。 -- 出自唐·方干·書法華寺上方禪(一作禪師,一作僧壁)
- 奔傾漱石亦噴苔,此是便隨元化來。 -- 出自唐·方干·石門瀑布
- 謝公吟望多來此,此地應將峴首齊。 -- 出自唐·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風亭
- 青山前代業(yè),老樹此身移。 -- 出自唐·方干·示鄉(xiāng)叟
- 變通唯在片時間,此事全由一粒丹。 -- 出自唐·方干·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 步步勢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轉身難。 -- 出自唐·方干·游張公洞寄陶校書
-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驕。 -- 出自唐·貫休·橫吹曲辭·入塞曲
- 魄懾魂飛骨亦銷,此魂此魄亦難招。 -- 出自唐·貫休·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
-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須天子知。 -- 出自唐·貫休·送夢上人歸京
- 不知千載后,更有此人無。 -- 出自唐·貫休·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 禪客相逢只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 -- 出自唐·貫休·書石壁禪居屋壁
- 孤峰含紫煙,師住此安禪。 -- 出自唐·貫休·懷四明亮公
- 因知曹孟德,爭奈此公何。 -- 出自唐·貫休·經(jīng)先主廟作
- 誰能將白發(fā),共向此中生。 -- 出自唐·貫休·秋末懷舊山
- 伊余更何事,不學此翁休。 -- 出自唐·貫休·寄紫閣隱者
- 千峰映碧湘,真隱此中藏。 -- 出自唐·貫休·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 平生蹤跡慕真隱,此夕襟懷深自多。 -- 出自唐·韓偓·夜坐
- 澡練純陽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 -- 出自唐·韓偓·夢仙
-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懷抱。 -- 出自唐·韓偓·幽獨
- 平生情趣羨漁師,此日煙江愜所思。 -- 出自唐·韓偓·阻風
- 風流大抵是倀倀,此際相思必斷腸。 -- 出自唐·韓偓·寒食夜有寄
- 初寫松梢風正生,此中勢與真松爭。 -- 出自唐·皎然·觀裴秀才松石障歌
- 如今到城市,彌覺此心真。 -- 出自唐·皎然·寓言
-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與神仙宅。 -- 出自唐·皎然·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 移來字人要,全與此道冥。 -- 出自唐·皎然·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
- 藩牧今榮餞,詩流此盛文。 -- 出自唐·皎然·奉送陸中丞長源詔征入朝
- 竹竿裊裊魚簁簁,此中自得還自笑。 -- 出自唐·皎然·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 重陽荊楚尚,高會此難陪。 -- 出自唐·皎然·九日陪顏使君真卿登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