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賬
基本解釋
公有的財產帳目。 魯迅 《徬徨·弟兄》:“老三說,老五折在公債票上的錢是不能開公賬的,應該自己賠出來。” 巴金 《秋》二:“‘ 金冬心 的字是公賬上的,你一個人不能拿出去賣,你應該賠出來,’ 克安 也板起臉說話。”
成語(Idiom):公賬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賬是指公共的賬目,通常用來形容集體或公共財務的管理和使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賬是由“公”和“賬”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表示公共或集體的意思,“賬”表示賬目或財務的意思。公賬指的是公共財務的管理和使用,強調集體的利益和公正的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賬通常用于描述集體或公共財務的管理和使用情況。例如,可以用于討論政府的財政管理、企業的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村社會。在古代農村社會中,人們通常以集體的方式管理和使用財務。公賬成語的出現,是為了強調集體意識和公平原則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賬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嚴格管理公賬,確保公共財務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2. 這個企業的公賬管理非常規范,每一筆資金都有明確的用途和記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公賬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公共的賬本上面寫著各種收入和支出,表示公共財務的管理和使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公平正義”、“公共利益”等,來擴展對公賬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公賬,不亂花錢。
2. 中學生:政府應該加強公賬的監督和管理。
3. 高中生:企業應該公開公賬,接受社會的監督。
4. 大學生:公賬的透明度是評估一個國家財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