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己
成語(Idiom):絜己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謙虛謹慎,自我約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絜自己的言行,謙虛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舉止。意味著要自我約束,謹慎行事,不妄自尊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描述一個人謙虛謹慎的品質,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謹言慎行,不要妄自尊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晉國有位叫絜子的賢人,他很謙虛謹慎,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慎重。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謙虛謹慎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絜”表示謹慎,自我約束;賓語“己”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始終絜己謹慎,從不驕傲自滿。
2. 在面對成功時,我們要絜己謙虛,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絜己”拆分為“絜”和“己”,“絜”讀作“jie”,與“節”音相近,可以聯想到謹慎節制;“己”讀作“ji”,與“己”音相同,可以聯想到自己。可以通過聯想這兩個詞語的含義和讀音來記憶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謙虛謹慎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謹小慎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絜己謙虛,不要總是自以為是。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絜己謹慎地對待學習,不要懶散浮躁。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時,要絜己謹慎,不要盲目跟風,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出決策。
4. 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時,要絜己堅持,不要輕易放棄,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5. 成年人:在職場上,我們要絜己謙虛,虛心學習,不要自以為是,才能不斷進步。